168开奖官方开奖网站查询

View full screen - View 1 of Lot 3089. Xu Yang, Landscape after Wang Gongwang | 徐揚 摹黃公望筆意卷.

Xu Yang, Landscape after Wang Gongwang | 徐揚 摹黃公望筆意卷

Auction Closed

October 7, 01:07 PM GMT

Estimate

10,000,000 - 15,000,000 HKD

Lot Details

Description

Xu Yang (1712-after 1779)

Landscape after Wang Gongwa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handscroll

signed Xu Yang, with one seal of the artist

Colophon by Emperor Qianlong(1711-1799), dated guichou (1793) and with one seal of his

with nine collector's seals by Empero🐬r Qianglong and three collector's seals by L𝔉in Xiongguang(1897-1971)

Tit🌄leslip by Luo Zhenyu (1866-1940) and with one seal of 🥀his


28.5 x 160 cm. 11⅛ x 63 in.


----------------------------------------------


徐揚 (1712-1779以後)

摹黃公望筆意卷

設色紙本 手卷


署簽: (羅振玉)御題徐揚臨大痴山水。石渠寶著錄。宸翰樓藏。鈐印:臣玉之印


款識:黃公望筆意。臣徐揚恭摹。鈐印:臣、揚


題跋:(乾隆帝)粗皴及澹染,千古傳黃痴。得神詎在似,刻楮亦易為ಌ。愛此溟濛意,富春春靄時。癸酉(1793)春御題。鈐印:✨雲霞思


鑑藏ꦿ印:(乾隆帝)石渠寶🉐笈、石渠定鑑、寶笈重編、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古稀天子、靜宜園

(林熊光) 寶宋室、朗庵平生真賞、林朗庵鑑藏印

Please refer to the Chinese Literature.


----------------------------------------------


著錄

1.《石渠寶笈續編》,見《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七,上海書店,1988,頁4104。

2.《御製詩二集》(卷三十八,頁二十五),見《清高宗(乾隆)御製詩文全集》,第三冊,頁101-ꦜ102,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 胡敬輯,《國朝院畫錄》,嘉慶二十一年(1816)刻本,頁90。

清代宮廷繪畫🉐在乾隆時期達到鼎盛,在此期間作爲宮廷畫家的徐揚深受皇帝的ꦕ賞識,主持創作了許多重大歷史題材繪畫,同時展現出多様的個人藝術面貌。


關於徐揚的生平,胡敬《國朝院畫錄》記述:“徐揚,字雲亭,吳縣人,官內閣中書。《石渠》著錄三十有五,續編載有恭繪《南巡圖》十二卷。ꩲ” 陳烺《讀畫輯略》中載錄:“……乾隆十六年(1751)南巡,(徐揚)恭進畫冊,仰荷恩,命來京供奉內廷。以太學生兩試北闈,不中,尋特賜舉人,準其一體會試。丙戌(乾隆三十一年,1766)會試後,授內閣中書。” 同治《蘇州府誌》有載:“監生徐揚進獻畫冊,命充畫院供奉十八年。欽賜舉人,官內閣中書。” 綜合文獻所知,徐揚爲蘇州人,生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卒年不詳。乾隆十六年(17⭕51)皇帝南巡途徑蘇州時,徐揚進獻畫冊,因而受到乾隆的賞識,同年入宮中任畫師。值得一提的是徐揚初入畫院就得到了相當高的待遇,薪俸與“一等畫畫人”余省、丁觀鵬相同。後来乾隆賜“內閣中書” 於他,肯定其作為宮廷文人畫家的身份以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從徐揚繪畫創作的發展歷程來看,他早期師學張宗蒼,以元人筆墨為主。入宮後參與了重大歷史畫繪製,在技法方面進一步的兼容並蓄,畫風呈現出濃厚的清代宮廷審美趣味。《清史稿·卷二百九十一》有關張宗蒼的記敘中提及“弟子徐揚、方琮最得其法,亦邀宸賞,賜揚舉人,授內閣中書。”當𒁃時畫壇以“四王”爲正統,承襲“元四家”及“吳門畫派”的技法,在這種背景下徐揚以畫文人趣味的山水爲主,對於“元四家”及“四王”的正統畫風傾力尤多。正是在此之前的繪畫創作頗有造詣,使他得到了南巡中乾隆的賞識並入宮任畫師。從清宮《活計檔》的記載中可以証實,徐揚入宮當年及隔年(乾隆十七年)奉命所繪以山水畫為主。其後,約從乾隆二十九年之後,逐漸以大型歷史性繪畫的創作爲主。同時在技法方面也有所變化,融入了一些西洋畫法。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有:《乾隆南巡圖》、《平定伊🎶犁回部獻俘禮圖》、《西域輿圖》、《平定兩金川戰圖》等。《清代官員履歷檔案》關於徐揚最晚的紀錄為68歲(乾隆四十四年,1779)。《活計檔》關於徐揚的紀錄從乾隆十六年至乾隆五十五年,他作爲宮廷畫師的時間至少長達二十七年,而離開畫院之後至少十年,《活計檔》中仍有關於徐揚的紀錄。


此卷摹黃公望畫意,融合了諸多筆法,尤其是在《富春山居圖》中的筆墨表現,淡墨皴擦,淺絳暈染。畫面📖面構圖分為三部分,首尾兩端為重嶺峻峰,中端為廣闊的江面,虛實相間,有咫尺千里的深遠意境。乾隆在題詩中稱讚:“愛此溟濛意,富春春靄時”。徐揚入宮後的早期作品多爲這種文人意趣濃厚,直抒畫家性靈的山水作品,與其後期的歷史題材畫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尤爲難得🥂。此卷題款並無創作紀年,根據卷中乾隆的題跋,其落款爲癸酉年即乾隆十八年(1753)。可知此卷作於乾隆十六年至十八年之間。此卷曾藏於香山靜宜園,著錄在《石渠寶笈續編》,清末民初散佚民間,後經羅振玉、林熊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