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滑田友 站姿裸女 銅雕 一九四五年作
描述
- Hua Tianyou
- bronze
2/8
款識
田友
來源
展覽
北京,北平藝專德鄰堂〈滑田友雕塑展〉一九四八年十月十日至十七日
北京,中國美術館〈大師足迹 — 滑田友百年誕辰紀念展〉二〇〇一年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八日
北京,中國美術館〈時代氣度 ─ 滑田友雕塑藝術紀念暨捐贈展〉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五日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我們•美院 ─ 中央美術學院九十周年校慶展〉二〇〇八年十月十八日至三十日
上海,中華藝術宮〈名家藝術陳列展〉二〇一二年十月一日起長期陳列
出版
〈滑田友〉范迪安編(中國,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二〇〇七年),54至55頁
〈典藏名家精品系列:滑田友〉上海美術館編(中國,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二〇一二年),20至21頁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中國現代雕塑先驅 滑田友《站姿裸女》
「滑田友先生是近百年來湧現的中國大雕塑家。他的藝術的確做到了中西合璧、熔鑄古今,既體現了西方雕刻的精髓,又充滿了中國文化的神韻 & 中國新興的雕刻事業方興未艾,此時,更使我們認識到滑田友的價值。他與他的作品,在中國藝術史長河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 吳作人
雕塑藝術在西方的歷史源遠流長,如自希臘時代即確立以人體造型為主,並建立理想化的黃金比例,及至文藝復興時期,以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為首的藝術家將雕塑從中世紀的教條中解放,復歸人文主義之路,經歷巴洛克與洛可可時代,至十九世紀的羅丹(August Rodin),貫徹以模特兒的現實比例來創作,並透過雕塑人物中的身體語言表達情感,將雕塑藝術推向成就之巔;而回顧中國,雕塑亦有其脈絡,但主偏重於工藝與 宗教性質,製作者並不被認為是「雕塑家」而是匿名的工匠,如從商周的青銅鑄器、秦漢陶俑到唐宋石窟,無不呈現著古代工匠的巧思妙手。及至二十世紀,隨著西方古典及現代藝術大潮湧至,中國雕塑才發生了轉變,逐漸提升至更純粹的人文與藝術性,而在第一代留學海外的藝術家之中,滑田友對於中西雕塑理解最深,並對中國雕塑現代化具有具體的貢獻。憑藉刻苦自勵的鑽研,他成功借助中國古典藝術理論,了解西方雕塑體系;在透徹掌握西方雕塑之後,又憑藉豐盛的個人創作,闡現中國的現代精神。本次夜拍呈獻之《站姿裸女》(拍品編號35),完成於滑田友奪得法國「春季藝術沙龍」金獎後之自信成熟階段,別具代表性。
中國現代雕塑第一人
在中國現代雕塑史上,滑田友被譽為一代大師。其曾受國家委託創作許多重要作品,如矗立於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即由滑田友與劉開渠聯合主持,其中一面以《五四運動》為主題的浮雕,更由他親自創作,奠定中國公共藝術之典範。滑田友生於晚清江蘇一木匠家庭,幼年開始從事木工、刻苦自學,並在上海新華藝專的暑期學校練就基礎;1930年,其被當時在南京中央大學任教的徐悲鴻所賞識,推薦他到蘇州,參與由蔡元培等人推動為期兩年的保聖寺修護工程。保聖寺為千年古剎,寺裡的羅漢像相傳由唐代「塑聖」楊惠之所造,此使滑田友得以親炙中國傳統雕塑理論與技巧;接續他於 1933年隨徐悲鴻到巴黎展覽,並進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就讀,展開長達十五年的留學生涯。
對滑田友而言,「融通中西」不止是創作目標,亦是自然而然的學習過程。由於語言及文化的隔閡,最初備感艱辛,然而憑藉他熟悉的中國藝術觀念,他從南朝謝赫的「六法」觸類旁通,其中「氣韻生動」、「骨法用筆」、「經營位置」、「傳移模寫」四項,更助他悟出西方雕塑要旨。滑田友自1933年作品開始入選巴黎「春季藝術沙龍」大展,進而獲得該展的銅獎、銀獎,經歷十年奮鬥,終於在1943年獲得金獎,其作品《母愛》與《轟炸》更先後被巴黎市政府及巴黎現代美術館所收藏。藝術家在自述中,認為自己終於攀登至「 (學)院派之最高峰」,而《站姿裸女》之原像即完成於此時。
以「氣韻生動」整合形體
伴隨著解剖學的發展,近現代西方雕塑在人體造型方面成就甚高。然而雕塑作為藝術,目的並不止於重現人體,正如十九世紀雕塑大師羅丹所言:「自然中任何東西都比不上人體更有性格。人體,由於它的力,或者由於它的美,可以喚起種種不同意象。」在求學與創作過程中,滑田友即借鑒謝赫的「氣韻生動」參透關鍵,認為作品若要「生動」,便需要有「氣韻」,而作品若要有「氣韻」,則必須在造型上「貫氣」,使作品在複雜的形體結構中,依然有清晰的線和形,組成氣勢的連貫和變化,而在表現人物精神狀態時,這方面尤其重要,使之有如詩歌韻律,動人而完整。
《站姿裸女》呈現一位低頭思索的女子,為了表現出人物的安靜、沉著,藝術家在肢體語言上安排人物兩手置於頭後、兩足微分,構成兩個相對的三角形,亦如一個巨大的「8」字:雙足為軀幹帶來有力支撐,而輕按後腦的雙手,強調人物正凝神思索,使得身體其它部份不自覺地配合起來。作品令人想起羅浮宮內的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以及羅丹早年賴以成名的《青銅時代》,藝術家對於西方經典揣摩透徹,他在1943年以膾炙人口的《沉思》(站姿)首次奪得春季沙龍金獎,被徐悲鴻譽為「羅丹再世」,而《站姿裸女》即可視為此作的女性版本。
以「應物象形」塑造中國風格
在漫長的留法過程中,滑田友在早期致力於掌握西方雕塑脈絡與技巧;及至後期,則致力創造自我風格,如其自述:「在我的創作生活中,就形式方面說 & &後一階段著重形的簡化、誇張,找『應物象形』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謝赫的「應物象形」本是繪畫要旨,滑田友將此應用於雕塑創作,則強調在創作中具有民族性與中國特色。儘管人物身上沒有任何衣飾,《站姿裸女》明顯呈現一位東方的女性胴體,尤其在豐腴的臀部與大腿,以及相對修長的腰肢,與常見的西方雕像有所不同。滑田友在中國曾經親炙唐代雕塑,深明畫聖吳道子那種「毛根出肉,力健有餘」(《歷代名畫記》)的藝術境界,經過西方的鍛練,他即以寫實雕塑呈現東方的古典美。《站姿裸女》並不著力於健碩的肌肉,亦不強調身段的玲瓏,而是追求人體自然而豐潤的呈現,法國雕塑家馬約爾(Aristide Maillol)亦以具有古典美態的女性雕塑著名,東西名家相互呼應。
滑田友自1948年回國後入中央美術學院執教,並在中國各地進行雕塑創作與研究,其畢生淡泊名利,作品主要見於藝術學院與公共🌟博物館,模鑄數量極少,流通市場者更是鳳ജ毛麟角,今《站姿裸女》現身市場,實為罕貴的收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