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272
- 1272
黃濬 (1891-1937)
估價
35,000 - 5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Huang Jun
- 黃濬 楷書集宋詞聯 水墨灑金粉紅箋 立軸 一九三二年作
- ink on gold-flecked pink paper, pair of hanging scrolls
款識:
最可惜一片江山,把吳鉤看了,闌干拍徧;
更能消幾番風雨,正海棠開後,燕子來時。
此為前歲所輯,上為白石〈八歸〉、稼軒〈水龍吟〉中語;下則出稼
軒〈摸魚兒〉、晉卿〈憶故人〉也。屬對庶幾玅造自然,而久忘篋衍
不復為人書之。壬申立夏前二日雨中,奉邀天如先生小飲,出紙
命寫集詞聯語,輙錄奉教。嗟乎九十春光,忽然已暮,江山破
碎,鶗鴂方鳴,吾儕持是,欲安歸邪。秋岳弟黃濬並識於舊都之
聆風簃。
鈐印:
「 侯官黃濬」、「秋岳集辭」、「縫天衣手」、「聆風簃主」、「少
年有功翰墨林」、「都忘卻春風辭筆」。
最可惜一片江山,把吳鉤看了,闌干拍徧;
更能消幾番風雨,正海棠開後,燕子來時。
此為前歲所輯,上為白石〈八歸〉、稼軒〈水龍吟〉中語;下則出稼
軒〈摸魚兒〉、晉卿〈憶故人〉也。屬對庶幾玅造自然,而久忘篋衍
不復為人書之。壬申立夏前二日雨中,奉邀天如先生小飲,出紙
命寫集詞聯語,輙錄奉教。嗟乎九十春光,忽然已暮,江山破
碎,鶗鴂方鳴,吾儕持是,欲安歸邪。秋岳弟黃濬並識於舊都之
聆風簃。
鈐印:
「 侯官黃濬」、「秋岳集辭」、「縫天衣手」、「聆風簃主」、「少
年有功翰墨林」、「都忘卻春風辭筆」。
拍品資料及來源
上款:「天如」即唐天如(1877-1961),字恩溥,廣東新會人。少
年舉孝廉,後為國史館總裁。歷任廣東高等學府教職,晚年移居
香港。他工詩擅書,與文化界來往頻仍。
註:福建侯官黃濬,畢業於京師大學堂譯學館,授舉人。嘗留
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入民國,先後供職陸軍部、交通部、財政
部,復遷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累升至機要秘書,得預機密。
一九三七年八月,以洩密長江佈防計劃,與其子同伏法,乃抗戰
肇始,最早因通敵罪名獲誅之國府官員。
秋岳涉足政壇,但名聲早響遍文林,譽其人「才氣撗溢,詩工尤
深」,為時人推許。蓋他與梁眾異俱出石遺室陳衍門下。所撰〈花
隨人聖庵摭憶〉,於一九三四至三七年間連載,集清代民國史事與
人物軼事,兼及風土人情以至社會萬象,內容豐富,且文字生動
傳神,「民國以來筆記資料之最佳者」,堪稱公允之論。
他又工書法,以舊學根底深厚,詩詞駢文,文采粲然,尤擅集宋
詞成聯。本聯乃書贈廣東唐恩溥氏,蓋屬同僚,兼好文藝。書
時,正值「一.二八之役」硝煙甫散,他獲延入行政院任職前
夕,聯文與梁任公宋詞集聯「燕子來時,更能消幾番風雨;夕陽
無語,最可惜一片江山」,取意同具低迴江山破碎之慨。惟歷史
弄人,今人誦讀兩聯,或因功過之別而評價迥然有異。
惟陳寅恪先生在〈寒柳堂未定稿〉中曰「秋岳坐漢奸罪死,世人皆
曰可殺。然今日取書(指〈花隨人聖庵摭憶〉)觀之,則援引廣博,
論斷精確,近來談清代掌故之著作中,實為上品,未可以人廢言
也。」
年舉孝廉,後為國史館總裁。歷任廣東高等學府教職,晚年移居
香港。他工詩擅書,與文化界來往頻仍。
註:福建侯官黃濬,畢業於京師大學堂譯學館,授舉人。嘗留
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入民國,先後供職陸軍部、交通部、財政
部,復遷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累升至機要秘書,得預機密。
一九三七年八月,以洩密長江佈防計劃,與其子同伏法,乃抗戰
肇始,最早因通敵罪名獲誅之國府官員。
秋岳涉足政壇,但名聲早響遍文林,譽其人「才氣撗溢,詩工尤
深」,為時人推許。蓋他與梁眾異俱出石遺室陳衍門下。所撰〈花
隨人聖庵摭憶〉,於一九三四至三七年間連載,集清代民國史事與
人物軼事,兼及風土人情以至社會萬象,內容豐富,且文字生動
傳神,「民國以來筆記資料之最佳者」,堪稱公允之論。
他又工書法,以舊學根底深厚,詩詞駢文,文采粲然,尤擅集宋
詞成聯。本聯乃書贈廣東唐恩溥氏,蓋屬同僚,兼好文藝。書
時,正值「一.二八之役」硝煙甫散,他獲延入行政院任職前
夕,聯文與梁任公宋詞集聯「燕子來時,更能消幾番風雨;夕陽
無語,最可惜一片江山」,取意同具低迴江山破碎之慨。惟歷史
弄人,今人誦讀兩聯,或因功過之別而評價迥然有異。
惟陳寅恪先生在〈寒柳堂未定稿〉中曰「秋岳坐漢奸罪死,世人皆
曰可殺。然今日取書(指〈花隨人聖庵摭憶〉)觀之,則援引廣博,
論斷精確,近來談清代掌故之著作中,實為上品,未可以人廢言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