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356
- 1356
李慈銘 (1830-1895) 篆書七言聯
估價
80,000 - 120,000 HKD
招標截止
描述
- Li Ciming
- 水墨紙本 立軸 一八九一年作
- ink on paper, pair of hanging scrolls
款識:
譚笑阮生青眼客,文章王掾黑頭公。
光緒重光蟬嫣百花生日,仿平津館書。桃花聖解盦主慈銘。
鈐印:「桃花聖解盦」、「白華絳跗閣清課」。
藏印:「梅庵主收藏金石文字」、「嘉蔭草堂」。
譚笑阮生青眼客,文章王掾黑頭公。
光緒重光蟬嫣百花生日,仿平津館書。桃花聖解盦主慈銘。
鈐印:「桃花聖解盦」、「白華絳跗閣清課」。
藏印:「梅庵主收藏金石文字」、「嘉蔭草堂」。
來源
上海文物商店舊藏
拍品資料及來源
「濁世清流」晚清名臣書法小輯 (編號1350-1356)
光緒年初,洪楊之亂既平,洋務籌辦,頗具聲色,局面稍現中興之象。大政雖掌於慈禧,惟滿漢之歧,新舊之爭,兼外ꦺ夷環伺,朝局仍暗流隱伏。時科舉出身之言官,以翰林清貴,抱匡扶之心,立濟世之志,逞專摺奏事之職能,議論時政,不憚權貴,上本彈劾,雖非朋黨結納,但同聲相應,互相援引,頗取信於慈禧,獲委重任,匯為「清流」,遂成左右政局之力量。李鴻藻、翁同龢以帝師之尊,居廟堂高位,被奉為「清流」領袖,而其音諧「青牛」,李蘭孫被戲稱「牛首」;張之洞、張佩綸為「牛角」;陳寶琛為「牛尾」。惜中法啟釁,馬尾一役,書生督師,運籌無方,各軍俱潰,遂失寵於上,「清流」之勢不復矣!維新變法期間,翁叔平遭譴回籍,翁門諸子亦失庇蔭。
本輯所集,範圍取「清流」之廣義,故李慈銘及「翁門六子」之文廷式、張謇皆列其中。翁同龢書法名重於時,餘者正途出身,筆下功夫自當造詣不凡。世事人事,政局譎變,宦途起伏,千秋功罪,誰與評說,惟墨蹟傳世,以藝論之,足堪觀矣!
註:李慈銘,晚清之名士。居官,其性耿介,遇事建言,籲整朝綱,不避權貴,屢劾重臣。學養及詩文尤為時人所仰,所學廣涉訓詁、校勘、版本目錄、金石等,著作等身,尤以〈越縵堂日記〉最為著名。
本聯對文取自清初吳偉業〈壽總憲龔公芝麓〉詩,句中「青眼客」即意氣相投之友好,「黑頭💟公」則為居高位者之少年,以乾嘉學者孫星衍之篆法寫之。鈐印兩方,皆為其書齋名號,他先後有〈桃花聖解盦日記〉與〈白華絳柎閣詩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