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444
- 1444
黃賓虹 (1864-1955) 松蘅室圖
估價
1,800,000 - 2,500,000 HKD
招標截止
描述
- Huang Binhong
- 水墨紙本 手卷 一九五四年作
- ink on paper, handscroll
周昌谷署簽
陸維釗題引首
夏承燾、周昌谷、陸維釗、程十髮、王伯敏等題跋
簽書:
黃賓虹寫松蘅室圖卷。
引首:
黃賓鴻松蘅室圖卷。重今藏家屬題。陸維釗。
款識:
松蘅室。矼叟甲午年九十又一。
勁宇先生屬正。矼叟寫於西泠。
題跋:
〈陸〉
人間勝業住雲烟,漫畫西湖又二年。遠水將春扶夢續,短筇行柳入詩妍。故園兵火今應了,往事京華有可箋。如此南歸歸亦得,看山不用買山錢。
賓虹丈南歸住棲霞嶺,與余為鄰。一日,夏癯禪兄約余訪丈於其寓所,歸成此詩呈丈。今怱怱二十餘年,重今兄出此卷索題,不勝悵悵,老病浸尋,即錄舊作以塞責。陸維釗。
〈夏〉
仗梅花,華予歲晏,花開還似人瘦。一枝照影簪絲鬢,不似前番攜手。人去後,記細雨孤山,總是愁時候。東風似酒,莫孤負明年,鸎邊春事,無限六橋柳。丹青興,多謝殷勤黃九。江天掛眼依舊,少年窈窕相哀意,未老不妨回首。君信否,便傳恨空中,不似尋常有。代薪覆瓿,且運去由他,興來從我,瓦缶為君扣。摸魚子。
謝賓虹翁畫〈月輪樓校詞圖〉,並和姚鹓雛題圖。後廿餘年,重今藏家屬題,即請兩政。夏承燾。
〈程〉
山水自為文人畫後,始於王摩詰,而黃賓翁為殿,從此山水畫課變新法矣。天下事有開有閤,開於王閤於黃,二千年名家輩出,風儀如雲,皆屬古法。重今又寫開法之時代,拭目何家承之。癸丑小春月,讀黃賓老松蘅圖,重今先生屬題,率記俚語述懷。十髮草。
〈周〉
二十五年之前,余就讀西湖藝專時,曾拜識賓翁,結業後,移家與虹廬為鄰,賓翁已謝客。余閉戶不居之門,踞賓翁之案,細閱其畫稿畫具,以為平生樂事。此後又曾拜識松蘅室主人,廿五於茲往事如煙矣。今閱畫端者,與余對門而居之陸維釗先生,余朝夕就教之師;題跋者夏癯禪先生乃吾鄉前輩,詞壇宗匠;程十髮先生乃當代名家。現重今道兄屬為書之,余從諸君子之後塵,不勝汗顏焉。周昌榖拜識。
〈王〉
此賓虹翁以松煙點染三五筆成之,不經意又極經意,可寶也。
乙酉,王伯敏拜觀並書於大奇山麓。
鈐印:
〈黃〉 「 黃賓虹」、「黃賓虹」。
藏印:
〈章〉 「 松蘅室」。
〈郁〉 「 海門郁氏重今所藏」(二鈐)、「一枝書齋」。
陸維釗題引首
夏承燾、周昌谷、陸維釗、程十髮、王伯敏等題跋
簽書:
黃賓虹寫松蘅室圖卷。
引首:
黃賓鴻松蘅室圖卷。重今藏家屬題。陸維釗。
款識:
松蘅室。矼叟甲午年九十又一。
勁宇先生屬正。矼叟寫於西泠。
題跋:
〈陸〉
人間勝業住雲烟,漫畫西湖又二年。遠水將春扶夢續,短筇行柳入詩妍。故園兵火今應了,往事京華有可箋。如此南歸歸亦得,看山不用買山錢。
賓虹丈南歸住棲霞嶺,與余為鄰。一日,夏癯禪兄約余訪丈於其寓所,歸成此詩呈丈。今怱怱二十餘年,重今兄出此卷索題,不勝悵悵,老病浸尋,即錄舊作以塞責。陸維釗。
〈夏〉
仗梅花,華予歲晏,花開還似人瘦。一枝照影簪絲鬢,不似前番攜手。人去後,記細雨孤山,總是愁時候。東風似酒,莫孤負明年,鸎邊春事,無限六橋柳。丹青興,多謝殷勤黃九。江天掛眼依舊,少年窈窕相哀意,未老不妨回首。君信否,便傳恨空中,不似尋常有。代薪覆瓿,且運去由他,興來從我,瓦缶為君扣。摸魚子。
謝賓虹翁畫〈月輪樓校詞圖〉,並和姚鹓雛題圖。後廿餘年,重今藏家屬題,即請兩政。夏承燾。
〈程〉
山水自為文人畫後,始於王摩詰,而黃賓翁為殿,從此山水畫課變新法矣。天下事有開有閤,開於王閤於黃,二千年名家輩出,風儀如雲,皆屬古法。重今又寫開法之時代,拭目何家承之。癸丑小春月,讀黃賓老松蘅圖,重今先生屬題,率記俚語述懷。十髮草。
〈周〉
二十五年之前,余就讀西湖藝專時,曾拜識賓翁,結業後,移家與虹廬為鄰,賓翁已謝客。余閉戶不居之門,踞賓翁之案,細閱其畫稿畫具,以為平生樂事。此後又曾拜識松蘅室主人,廿五於茲往事如煙矣。今閱畫端者,與余對門而居之陸維釗先生,余朝夕就教之師;題跋者夏癯禪先生乃吾鄉前輩,詞壇宗匠;程十髮先生乃當代名家。現重今道兄屬為書之,余從諸君子之後塵,不勝汗顏焉。周昌榖拜識。
〈王〉
此賓虹翁以松煙點染三五筆成之,不經意又極經意,可寶也。
乙酉,王伯敏拜觀並書於大奇山麓。
鈐印:
〈黃〉 「 黃賓虹」、「黃賓虹」。
藏印:
〈章〉 「 松蘅室」。
〈郁〉 「 海門郁氏重今所藏」(二鈐)、「一枝書齋」。
拍品資料及來源
上款:「勁宇」乃章勁宇(1916-1974),名松齡,號霜蓋。許為章太炎堂弟,從其學,撰〈菿漢親聞錄〉一文,一九四九年後曾任職浙江文史館。能詩,富收藏,且庋藏水準甚高,除歷代名畫外,亦有敦煌寫經、明清學者手迹書札,今多歸藏於大小公私單位。
註:一九五四年的黃賓虹眼疾雖愈,終究九一高齡,每日讀書作畫不過一二刻鐘便須靜坐休養,故絕少書畫贈人,偶一所出無不是心手合一的銘心佳作。本幅〈松蘅室圖〉作於是年,小卷高不盈尺,最合老人寫於案頭,「松蘅室」三字篆書用墨最濃,剛健婀娜,極具骨力,無一點年老頹勢;畫心部分多以淡墨寫出,褪盡色彩而不失華滋,屋舍一組,兩人對坐,後倚山石,前似有江流,景物分明卻難掩筆觸本身龍蛇恣肆之魅力,畫家此時無論所畫為何,皆已是數十年學養、筆墨凝聚所得。
章、黃之訂交似於一九四七年賓虹回杭之年,雖一已年過鮐背,一未及不惑,卻因章氏有故人家世淵源;又同為西泠社員、雅嗜古物,且兩家相距不遠,故常常往來。章氏為人有名士風度,一見所愛文物則不惜手段志在必得,人稱「章瘋子」,許因兩人皆有異人稟賦,遂成忘年知交。賓虹至少有三幅作品具其上款,一九四九年〈終南進士〉,並賦詩〈題鍾馗二首〉;一九五四年除本幅外,更有一軸〈松蘅室讀書養蠶圖〉,「松蘅室」為章氏室名,從自己與夫人高挹蘅名中各取一字而得。據其題識,章氏曾在多年前自畫〈松蘅室讀書養蠶圖〉並寫圖記,圖佚文存,故賓翁讀章文後補寫該幅,再現當年畫意。是年賓翁與陳景昭信中言「近唯極知交,深明畫理如台端,略可應酬」,亦可借證賓翁杜門謝客之際仍引章氏為知交。
六十年代,本幅轉歸西泠社員郁重今,郁氏裝潢成卷,延夏承燾、周倉谷、陸維釗、程十髮等人題寫引首、後跋。
註:一九五四年的黃賓虹眼疾雖愈,終究九一高齡,每日讀書作畫不過一二刻鐘便須靜坐休養,故絕少書畫贈人,偶一所出無不是心手合一的銘心佳作。本幅〈松蘅室圖〉作於是年,小卷高不盈尺,最合老人寫於案頭,「松蘅室」三字篆書用墨最濃,剛健婀娜,極具骨力,無一點年老頹勢;畫心部分多以淡墨寫出,褪盡色彩而不失華滋,屋舍一組,兩人對坐,後倚山石,前似有江流,景物分明卻難掩筆觸本身龍蛇恣肆之魅力,畫家此時無論所畫為何,皆已是數十年學養、筆墨凝聚所得。
章、黃之訂交似於一九四七年賓虹回杭之年,雖一已年過鮐背,一未及不惑,卻因章氏有故人家世淵源;又同為西泠社員、雅嗜古物,且兩家相距不遠,故常常往來。章氏為人有名士風度,一見所愛文物則不惜手段志在必得,人稱「章瘋子」,許因兩人皆有異人稟賦,遂成忘年知交。賓虹至少有三幅作品具其上款,一九四九年〈終南進士〉,並賦詩〈題鍾馗二首〉;一九五四年除本幅外,更有一軸〈松蘅室讀書養蠶圖〉,「松蘅室」為章氏室名,從自己與夫人高挹蘅名中各取一字而得。據其題識,章氏曾在多年前自畫〈松蘅室讀書養蠶圖〉並寫圖記,圖佚文存,故賓翁讀章文後補寫該幅,再現當年畫意。是年賓翁與陳景昭信中言「近唯極知交,深明畫理如台端,略可應酬」,亦可借證賓翁杜門謝客之際仍引章氏為知交。
六十年代,本幅轉歸西泠社員郁重今,郁氏裝潢成卷,延夏承燾、周倉谷、陸維釗、程十髮等人題寫引首、後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