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342
- 1342
張大千 秋林訪友
估價
4,000,000 - 6,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Zhang Daqian (Chang Dai-chien, 1899-1983)
-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四九年作
-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framed
款識:
密於無天,曠於無地,此境惟宋人能之,元明諸老無與也,後來清湘老人獨擅其奇。大千居士爰。
己丑六月既望似偉生仁兄方家正之。蜀人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信」、「三千大千」、「張大千長年大吉又日利」。
密於無天,曠於無地,此境惟宋人能之,元明諸老無與也,後來清湘老人獨擅其奇。大千居士爰。
己丑六月既望似偉生仁兄方家正之。蜀人張爰。
鈐印:「張爰之印信」、「三千大千」、「張大千長年大吉又日利」。
拍品資料及來源
上款:「偉生」即傅德用(1894-1960),字廣源,廣東佛山人。他幼年離鄉,隨父輾轉謀生於港澳,涉足博彩業。抗戰爆發,與高可寧合組公司,投得澳門博彩專營權,長袖善舞,業務擴及航運、碼頭等,遂成濠江企業界鉅子。時人暱稱其名曰「老用」,他自取諧音曰「老榕」,故「傅老榕」之名,與澳門博彩業一時並稱。
抗戰期間,以至政權轉易之際,局勢動盪,濠江以其獨特之地理位置及政治地位,暫離烽火,成為文化藝術界人士避兵之地,遂令當地文壇一時熱鬧。澳門殷商巨賈,出於個人惜才好藝,又或附庸風雅,與寓澳之文藝界人士常相交往,手握博彩業命脈之傅老榕亦不例外,書畫界名宿如鄧芬等,多報以精心繪製。
註:一九四八年底,大千先生避居港澳,暫脫內戰烽煙喧囂,逗留約半年光景,舉辦展覽,訪友晤舊。翌年春,應澳門友人之邀,往當地小住,飽覽名勝,安心作畫,心境舒暢,筆下佳作迭出。
本幅寫於「己丑六月」中,時入耳秋聲,值動身返蜀之時,遂撿佳作,贈當地殷商傅偉生,以酬款待之殷切。畫家以秋林訪友為題,取清湘老人筆墨、圖式為架構,內涵實融合前賢諸家法度,董巨以至山樵痕迹隱然可見,這亦是其四十年代後期技法集大成之典型陳現。畫上題曰「密於無天,曠於無地」,實含虛實相應,寬緊互濟,在其散點透視法活用自如下,既盡造境之奇,亦無違自然安排之妙。畫中前景簡朗,置疏樹三兩,裝點霜葉,高士策杖踽行,友人屋前遠迎。中景重岩積叠,密閉如屏,屋舍散落其中,視線跨越其後,即見丘陵高低參差,如長蛇綿延起伏,傍依羊腸小路,盤繞曲折,直遠推至畫外,有渺無邊際之意。大千用筆,點劃精細,葦草高樹,跨橋房舍,寫來殆 無鬆懈。設色捨鮮麗,以蒼鬱沉實為主,赭、青交集,濃淡輕重中,變化幽微,亟得秋色蕭條之景象。
抗戰期間,以至政權轉易之際,局勢動盪,濠江以其獨特之地理位置及政治地位,暫離烽火,成為文化藝術界人士避兵之地,遂令當地文壇一時熱鬧。澳門殷商巨賈,出於個人惜才好藝,又或附庸風雅,與寓澳之文藝界人士常相交往,手握博彩業命脈之傅老榕亦不例外,書畫界名宿如鄧芬等,多報以精心繪製。
註:一九四八年底,大千先生避居港澳,暫脫內戰烽煙喧囂,逗留約半年光景,舉辦展覽,訪友晤舊。翌年春,應澳門友人之邀,往當地小住,飽覽名勝,安心作畫,心境舒暢,筆下佳作迭出。
本幅寫於「己丑六月」中,時入耳秋聲,值動身返蜀之時,遂撿佳作,贈當地殷商傅偉生,以酬款待之殷切。畫家以秋林訪友為題,取清湘老人筆墨、圖式為架構,內涵實融合前賢諸家法度,董巨以至山樵痕迹隱然可見,這亦是其四十年代後期技法集大成之典型陳現。畫上題曰「密於無天,曠於無地」,實含虛實相應,寬緊互濟,在其散點透視法活用自如下,既盡造境之奇,亦無違自然安排之妙。畫中前景簡朗,置疏樹三兩,裝點霜葉,高士策杖踽行,友人屋前遠迎。中景重岩積叠,密閉如屏,屋舍散落其中,視線跨越其後,即見丘陵高低參差,如長蛇綿延起伏,傍依羊腸小路,盤繞曲折,直遠推至畫外,有渺無邊際之意。大千用筆,點劃精細,葦草高樹,跨橋房舍,寫來殆 無鬆懈。設色捨鮮麗,以蒼鬱沉實為主,赭、青交集,濃淡輕重中,變化幽微,亟得秋色蕭條之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