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746
- 1746
莫臥兒袓母綠, 17世紀
估價
2,600,000 - 3,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emerald
• 重49.08卡拉請注意:拍品資料/狀況報告以英文版本為準,中文翻譯僅供參考
出版
Cf: Ekaterina Shcherbina, India: Jewels That Enchanted the World, London, 2014, pg. 196, 197 for similar examples of carved Mughal emeralds, pg. 272, 286-293, 308 for similar examples of carved Mughal emeralds set by Western designers, mainly Cartier.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徵詢其他專業修復人員,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圖錄中的插圖可能非實際尺寸。在此提醒準買家:除非圖錄中載明為天然寶石,否則我們均假定寶石可能經過了某種處理,且處理效果可能非永久。我們的預估價反映了此假定狀況。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徵詢其他專業修復人員,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圖錄中的插圖可能非實際尺寸。在此提醒準買家:除非圖錄中載明為天然寶石,否則我們均假定寶石可能經過了某種處理,且處理效果可能非永久。我們的預估價反映了此假定狀況。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附瑞士Gübelin證書(編號17121021,日期2017年12月20日)及瑞士SSEF證書﹙編號83862,日期2016年1月25日﹚指祖母綠產地為哥倫比亞,經輕度淨度優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臥兒瑰寶
在伊斯蘭信仰中,綠色是天堂的顏色。花卉與經文被雕刻於祖母綠上,以增強寶石蘊藏的強大神奇力量。因此,祖母綠與花卉圖案寓意天堂,保佑佩戴者健康長壽,往生後進入天堂。這些花卉彷彿從祖母綠的深處浮現出來,蘊藉自然之美。
這顆深綠色的哥倫比亞祖母綠無疑是產自果阿。果阿在十七世紀是葡萄牙人統治的印度西岸轉口港。此寶石保留祖母綠自然形成的六角形狀,寶石工匠將原石製成護身符,並雕刻花卉圖案。此寶石可戴在上臂作為臂鏈,或是珍珠鏈上的吊墜。
三朵花在祖母綠表面佈局均勻自然,猶如畫布或抄本上的繪圖。花卉圖案在賈漢吉爾與沙賈汗統治時期成為皇朝象徵,出現於繪畫、紡織品、地毯、建築、珠寶和寶石上。賈漢吉爾的宮廷畫家曼蘇爾受委託繪畫花卉寫生。一本附曼蘇爾之名並由沙賈汗長子達拉·悉喬於1630年代期間整合的對開本畫冊裡,載有許多花卉畫作。百合、罌粟花、水仙、菊花和其他花卉植物都可見於泰姬陵的硬石鑲嵌裝飾上。
這枚祖母綠色澤深綠濃艷、晶瑩通透,而且份量驚人,雕工精緻,意味它既有可能出自皇室。優雅柔美的花卉圖案和巧奪天工的雕刻是莫臥兒藝術風格的標誌,也體現了德干果阿舊城、阿格拉和婆羅痆斯的寶石工匠的高超技藝。
這顆美麗的寶石屬於一組可追溯至十七世紀的古董雕刻祖母綠,當時莫臥兒帝國在印度統治地位正值如日中天。這等級數的雕刻祖母綠一向悉由私人藏家悉心秘藏,如今現身於市場的每顆同尺寸及品質的雕刻祖母綠皆是莫臥兒藝術成就精華的重要實證。存世近例可參考一顆心形雕刻祖母綠,刻單朵百合,飾細長花莖及葉子,與本品上的雕刻極為相似。
*見:烏莎R.巴拉克里什南,〈巴加特:完美創作〉,《印度:風靡全球的珠寶》展覽圖錄(2014年),品號299,第412–413頁
蘇富比十分感謝烏沙巴拉克里什南博士關於這件莫臥兒珠寶的深刻見解與分析。
烏莎R.巴拉克里什南博士是來自孟買的文化資本顧問。她是享負盛譽的獨立印度藝術和文化學者,也是研究印度珠寶的重要歷史學家。其出版文獻包括《德干尼薩:傳世之權力影響與優雅文化》(2018年)、《不朽輝煌:印度塔爾沙漠之珠寶》(2017年)、《莊嚴:裝飾之美》(2015年)、《印度:風靡全球的珠寶》(2014年)、《東方光華:果阿舊城之黃金首飾》(2014年)、《黃金象徵:巴爾比耶-米勒博物館收藏之印度珠寶》(2004年)、《尼薩珠寶》(2001年)、《孔雀之舞:印度珠寶傳統》(1999年)。
莫臥兒瑰寶
在伊斯蘭信仰中,綠色是天堂的顏色。花卉與經文被雕刻於祖母綠上,以增強寶石蘊藏的強大神奇力量。因此,祖母綠與花卉圖案寓意天堂,保佑佩戴者健康長壽,往生後進入天堂。這些花卉彷彿從祖母綠的深處浮現出來,蘊藉自然之美。
這顆深綠色的哥倫比亞祖母綠無疑是產自果阿。果阿在十七世紀是葡萄牙人統治的印度西岸轉口港。此寶石保留祖母綠自然形成的六角形狀,寶石工匠將原石製成護身符,並雕刻花卉圖案。此寶石可戴在上臂作為臂鏈,或是珍珠鏈上的吊墜。
三朵花在祖母綠表面佈局均勻自然,猶如畫布或抄本上的繪圖。花卉圖案在賈漢吉爾與沙賈汗統治時期成為皇朝象徵,出現於繪畫、紡織品、地毯、建築、珠寶和寶石上。賈漢吉爾的宮廷畫家曼蘇爾受委託繪畫花卉寫生。一本附曼蘇爾之名並由沙賈汗長子達拉·悉喬於1630年代期間整合的對開本畫冊裡,載有許多花卉畫作。百合、罌粟花、水仙、菊花和其他花卉植物都可見於泰姬陵的硬石鑲嵌裝飾上。
這枚祖母綠色澤深綠濃艷、晶瑩通透,而且份量驚人,雕工精緻,意味它既有可能出自皇室。優雅柔美的花卉圖案和巧奪天工的雕刻是莫臥兒藝術風格的標誌,也體現了德干果阿舊城、阿格拉和婆羅痆斯的寶石工匠的高超技藝。
這顆美麗的寶石屬於一組可追溯至十七世紀的古董雕刻祖母綠,當時莫臥兒帝國在印度統治地位正值如日中天。這等級數的雕刻祖母綠一向悉由私人藏家悉心秘藏,如今現身於市場的每顆同尺寸及品質的雕刻祖母綠皆是莫臥兒藝術成就精華的重要實證。存世近例可參考一顆心形雕刻祖母綠,刻單朵百合,飾細長花莖及葉子,與本品上的雕刻極為相似。
*見:烏莎R.巴拉克里什南,〈巴加特:完美創作〉,《印度:風靡全球的珠寶》展覽圖錄(2014年),品號299,第412–413頁
蘇富比十分感謝烏沙巴拉克里什南博士關於這件莫臥兒珠寶的深刻見解與分析。
烏莎R.巴拉克里什南博士是來自孟買的文化資本顧問。她是享負盛譽的獨立印度藝術和文化學者,也是研究印度珠寶的重要歷史學家。其出版文獻包括《德干尼薩:傳世之權力影響與優雅文化》(2018年)、《不朽輝煌:印度塔爾沙漠之珠寶》(2017年)、《莊嚴:裝飾之美》(2015年)、《印度:風靡全球的珠寶》(2014年)、《東方光華:果阿舊城之黃金首飾》(2014年)、《黃金象徵:巴爾比耶-米勒博物館收藏之印度珠寶》(2004年)、《尼薩珠寶》(2001年)、《孔雀之舞:印度珠寶傳統》(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