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51
- 1051
朱銘 | 太極系列:單鞭下勢
估價
12,000,000 - 18,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Ming Ju
- 太極系列:單鞭下勢
- 一九九九年作
- 銅雕
- 185.5 x 94 x 123 cm; 73 x 37 x 48 ⅜ in.
款識朱銘 '99 6/8(背面)
來源
台北,羅芙奧,2012年12月2日,拍品編號662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拍賣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拍賣
出版
〈朱銘太極雕塑〉朱銘美術館編 (中國,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二〇〇六年),92至93頁
〈朱銘〉(新加坡,新加坡美術館出版,二〇〇四年),94至95頁
〈朱銘〉(新加坡,新加坡美術館出版,二〇〇四年),94至95頁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伸手文武半邊天 中國藝術家之中,能以雕塑創作晉身國際大師者,必數朱銘為第一人。「太極系列」讓朱銘名揚四海,當中《單邊下勢》(拍品編號1051)更是此系列之經典造型。太極系列的構思,始於七○年代末。當時,中國功夫透過李小龍的電影席卷全球,成為東方力量崛起的象徵,其帶有神秘色彩的哲學思想,更掀起東西方的習武熱潮;以此全球文化趨向為背景,朱銘適時將個人學習太極拳的經歷,轉化為藝術創造,使中國傳統的武者形象,進一步昇華成藝術圖騰,而「單鞭下勢」一式,尤其讓西方觀眾聯想起古希臘的阿提米希恩宙斯銅像,產生趣味盎然的古今東西文明對話,使之更容易的走進全球視野,一掃晚清以來中國被西方板刻化的羸弱形象;更為難得者,是太極雕塑著於形相而不拘於形相,發揚武健而不泥於武健,最終指向太極的哲學思想,讓最傳統的中國哲學概念,導引至現代創作乃至生活:當美國華爾街以一頭肌肉賁張的銅牛,寄語股市狂奔不止,香港交易廣場則自八○年代開始長駐以朱銘的巨型《單邊下勢》,寓意剛柔並濟、攻守兼備方為長久生息之道。在東西方商業競爭最為激烈、同時象徵著東西方財富最為集中之地,雙方卻以截然不同的文化符號演繹自身之繁榮哲學。本尊《單邊下勢》一邊俯身卸勁、一邊借勢反擊,造型含蓄內斂之餘,同時力量滿盈,其之所以成為經典,正來自這種以武寫文的瀟灑睿智之姿。
朱銘的創作媒材,最早是整塊天然木料,然而木雕受材料所限,難以誕生巨作;隨著太極系列的持續發展,銅雕成為藝術家創作大型作品時最嫺熟愛用的媒材。與木雕相較,本尊《單邊下勢》銅雕的材質更為堅固耐久,適宜陳列於室內戶外;由於不受材料的天然限制,太極武者的手足顯得頎長有力,自由舒展肢體語言,能量流動更為遒勁。藝術家在創作上重視自然與個人創造力之結合,如果說他在創作木雕時是順勢而為,讓木材的自然紋理成為作品的一部份;那麼他在創作銅雕之時,則是讓銅雕在完成之後,隨著歲月滋養而產生自然的銅綠,讓現代藝術點染出上古青銅器的質感,使作品在離開藝術家的雙手之後,獲得獨立演化的生命。朱銘在全球華人雕塑市場一枝獨秀,其「單邊下勢」更是走勢最為堅挺之作品。
附:真善美畫廊開立之作品保證書
朱銘的創作媒材,最早是整塊天然木料,然而木雕受材料所限,難以誕生巨作;隨著太極系列的持續發展,銅雕成為藝術家創作大型作品時最嫺熟愛用的媒材。與木雕相較,本尊《單邊下勢》銅雕的材質更為堅固耐久,適宜陳列於室內戶外;由於不受材料的天然限制,太極武者的手足顯得頎長有力,自由舒展肢體語言,能量流動更為遒勁。藝術家在創作上重視自然與個人創造力之結合,如果說他在創作木雕時是順勢而為,讓木材的自然紋理成為作品的一部份;那麼他在創作銅雕之時,則是讓銅雕在完成之後,隨著歲月滋養而產生自然的銅綠,讓現代藝術點染出上古青銅器的質感,使作品在離開藝術家的雙手之後,獲得獨立演化的生命。朱銘在全球華人雕塑市場一枝獨秀,其「單邊下勢」更是走勢最為堅挺之作品。
附:真善美畫廊開立之作品保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