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开奖官方开奖网站查询

拍品 1153
  • 1153

朴栖甫 | 描法 No. 90-85

估價
3,500,000 - 5,5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描法 No. 90-85
  • 款識朴栖甫,《描法 No. 90-85》,1985年作(作品背面)PARK SEO-BO,《Ecriture No. 90-85》,1985,S.B Park(作品背面)
  • 鉛筆及油畫畫布
  • 162 x 130 公分,63¾ x 51⅛ 英寸
1985年作

來源

紐約,紐約畫廊 LLC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展覽

紐約,貝浩登,「Park Seobo: Ecriture」,2015年5月至7月

出版

香港,貝浩登,《Park Seobo: Ecriture》展覽圖錄(巴黎,2016年),頁68-69,載彩圖

拍品資料及來源

《描法 No. 90-85》是朴栖甫1980年代的典範傑作,當時這位「單色畫」先鋒憑著《描法》系列,攀上了個人藝術生涯的巔峰。本作糅合了單色調的雍容優雅、張弛有度的動態節奏,精巧地描出如書法般的螺旋圖案;跳躍捲曲的排列,較朴栖甫作於1970年代的作品疏散,可見朴栖甫在創作精神及作畫手法上皆更為自由,游刃有餘。他以冥想深思、嚴謹有序的節奏不停重複動作,不論是精神概念或是身體動作,皆反映顏料與畫布的緊密連繫。

這種畫法展現出優雅與動勢的崇高之境,使書寫與繪畫、抽象與書法、概念與美學得以達到完美平衡。朴栖甫的畫法體現內省精神,此法源於佛道兩家的冥想坐禪。他曾言:「我想減少作品裡的思想和情感,從自然的角度表達我對空間的興趣。之後我想把它簡約──達至純粹的空。那是東方哲學裡存續至今的古老概念──物我合一的境界。」(引述朴栖甫,摘錄自倫敦白立方畫廊展覽圖錄,《朴栖甫》,2016年,無頁數)《描法》作品亦多取材自韓國書法傳統。書法作為藝術表現的最高形式,將文字的美感昇華為一種視覺與精神體驗──它在於賞心悅目,更為陶冶性情、修進涵養,並展現輔化萬物之「氣」。朴栖甫用畫筆交織出一片邈遠的茫茫空間,內涵形神俱如文字,人為規律簡化至幾無痕跡,天人合一的境界似可企及。

朴栖甫的單色抽象畫連繫繪畫和語言,令人聯想到塞·托姆布雷的潦草狂圈,及羅伯特·賴曼的極簡主義純白色作品。不過,朴氏的作品構成一個純然自生的美學空間,憑畫者持久的克制、專注、掌控和全然投入,重複動作完成。作家Soon Chun Cho 明言:「他超越了圖像和表達,專注於動態,從而習曉控制自己和四周環境。進一步而言,他學會將自己延伸到畫布上,與作品融合為一。」(Soon Chun Cho撰,〈不定形藝術與朴栖甫的早期藝術〉,載於Soon Chun Cho 及芭芭拉・布隆明克著,《掏空自我:朴栖甫的藝術》,紐約,2009年,頁20)朴氏的《描法》系列,體現他數十年來嘗試在畫布上呈現「氣」之流動的歷程。朴氏曾寫道:「我感應到畫布躍動的抗力[……]如同靈性修煉 [……]我從無形無象、無可表達的地方開始。」(Kate Lim著,《朴栖甫:從前衛藝術到描法》,Books Actually,新加坡,2014年,頁159)

朴栖甫的《描法》系列亦是東西方藝術碰撞交匯的中心點:他用西方藝術的傳統媒介──油彩,創造出質感如韓紙的作品。他的畫令人想起朝鮮王朝的白瓷,色呈灰白,尤為單色畫家所好。他的極簡抽象藝術是國家歷史與個人經歷結合沉澱的成果。在1950年代南北韓內戰的陰霾下,朴栖甫就讀於弘益大學時局勢艱難,前路未明。不過在金煥基的指導下,他經常接觸最新的國際藝術資訊,並親歷韓國前衛藝術運動的萌芽階段。到了1960年代末,《描法》系列已經成形,自此成為其創作核心並一路延續下去。朴氏被譽為七十年代單色畫先鋒,曾擔任韓國美術協會國際部的副主席(1970至1977年)及主席(1977至1980年),為韓國藝術家在海外展覽提供監督指導。他更積極將單色畫推向世界舞台,舉辦無數大型實驗展覽,讓單色畫家參與國際知名的藝術節。

時至今日,單色畫已獲公認為韓國前衛藝術運動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朴栖甫是其中一位最具影響力的先鋒。他的作品獲全球大型公共機構收藏,包括福岡美術館、首爾國立現代美術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等。此外,朴氏參展資歷豐富,當中包括許多頂尖藝術機構的展覽,如法國國立現代藝術館、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聖保羅雙年展及威尼斯雙年展等,其國際地位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