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247
- 1247
張大千 老樹清猿 |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九五○年作
估價
8,000,000 - 12,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Zhang Daqian (Chang Dai-chien, 1899-1983)
-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九五○年作
- 131.5 by 60.6 cm. 51 ¾ by 23 7/8 in.
畫家署簽簽書:大千居士寫所豢清猿。辛卯三月裝成題。款識:年時高嘯處,庶類引清商。趫捷翻來措,攀援為底忙。所嗟君子化,稍惜老人狂。月暗闚星白,無因與斷腸。庚寅重九後,大吉嶺寫。月前有此詩,遂書其上。蜀人張大千爰。鈐印:「 張大千長年大吉又日利」、「張爰長壽」、「張爰之印」(鈐於簽條)、「大千」(鈐於簽條)。
出版
〈張大千畫集〉,高嶺梅編(香港,東方學會,一九六七年一月),圖版37
〈張大千談畫>,熊念祖主編 ( 臺北,中國藝廊出版社,一九七五年 ) ,頁86
〈張大千談畫>,熊念祖主編 ( 臺北,中國藝廊出版社,一九七五年 ) ,頁86
Condition
-畫上見淡霉點、污迹及摺痕,可修復改善。總括而言,品相不俗。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註:猿,乃張大千畢生鍾愛動物之最。有謂未出娘胎,其母得夢僧人獻猿,甫出生已被視為轉世黑猿,取字「蝯」,即猿之古寫;作品中常冠之「爰」,乃源出於此。日後生活中更是「猿」影不離,即使驛馬頻繁,處身異地,仍拳養作伴,一度多達十隻,「大清早我一起床牠們就等在外邊,我一出去散步,跑過來牽著我的手,懶傢伙,走不了幾步,就跳到我懷裏要我抱著走,有些時候調皮還扯扯我的鬍子!」其「大風堂」收藏中,新羅山人〈白猿圖〉、易元吉〈檞樹雙猿〉等以猿為題之前人畫迹,自不放過,故早期寫猿,多取法前賢,仿擬易元吉、牧谿等,後期與猿日夕相處,對其形態、習性有深切了解,筆下造型處理亦多見變化。
本幅署年「庚寅重九後」,即一九五○年十月中後,乃大千與夫人小住印度北部「大吉嶺」之時。該地林木青葱,風景宜人,海拔高逾二千五百公尺,遠眺喜馬拉雅山雪峰,乃著名避暑勝地。大千深深喜愛,流連不忍離去,寄寓當地前後逾一年,期間筆耕極勤,量豐質精。他曾曰:「大吉嶺時期,是我畫多、詩多,工作精神最旺盛的階段,我畜有印度猿猴,目力當時最佳,繪的也多精細工筆⋯⋯」,堪作本幅下筆狀態之寫照。
按張大千是年所寫〈大吉嶺詩稿〉,有〈香港所寄猿忽至喜賦〉詩,出於八、九月間,自此詩畫中隨之多見猿蹤,本幅及畫上所題〈咏猿〉詩,即此時所出。
畫中黑猿體型碩大,軀幹結實,通體漆黑,毛髮蓬鬆濃密,伸手垂掌,應為長臂猿之一種。按大千署簽,此乃其「所豢清猿」也,故外型蓋不類同早歲仿古之作。臉上白毛圍繞,五官刻劃細緻傳神,雙瞳明亮清晰,臉旁毛髮纖毫畢見,神情、型態皆描劃精準,逼真肖似。畫面未綴背景,黑猿曲膝蹲坐橫枝,環顧四周,似高踞樹頂,反襯通紙薄染花青所營造背靠之淡藍天際,直是大千〈為雙猨架屋口占〉詩中「殷勤覓個高松樹,為爾營巢宅峻青」之意。
畫家下筆勁健爽利,線條曲折多變,老樹橫枝,狀若嶙峋怪石,姿態奇崛,古意饒生,翠葉嫩芽滿爬於上,生機勃現。佈局削繁就簡,不見粗樹枝幹分散,僅得橫枝兩段,一高一低斜上,恰好平衡畫面空間。綠葉黑猨,色調一鮮一沉,見對比強列之視覺效果。若參照畫家筆下寫猿之作,多出諸半工半寫,或全寫意,構圖較類傳統,如本幅全出諸工筆,似得稿自寫生,佈局精奇,足證畫家創作時精力充盈,堪稱盛年時期之力作。
翌年,大千先生離印返港,所飼印度猨亦有攜回,初暫居「梅雲堂」主人高嶺梅寓所,後在九龍亞皆老街租屋,猨則棲息於院中鳳凰木上。本幅具畫家署簽,謂「辛卯三月裝成」,即一九五一年春,乃返港後送付裝池,至今原裝裱仍存。
參考資料:
〈香港所寄猿忽至喜賦〉、〈咏猿〉、〈為雙猨架屋口占〉收錄於〈張大千先生手寫詩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一九八八年二月)
泰國私人珍藏近現代精品(編號1247-1253)
本輯出自許璧松舊藏。許氏(1908-1978),廣東潮安人。家族經商,祖輩世紀初已涉足南洋。他中歲移居暹羅,協助拓展家族業務。他嗜文藝,熱心支持藝術活動,與文化界交往甚切,部份藏品購自畫家赴當地之展覽,無分南北,如廣東鄉梓書畫家、南洋畫家等;抗戰時期得徐悲鴻寫贈於星洲。一九六四年九月,張大千在曼谷介壽堂舉行畫展,他即贊助人之一;所藏張大千畫作三幅,皆出諸畫家傳統工筆畫風發揮淋漓極致之「大吉嶺時期」,廣涉人物、走獸、山水,題材多元化,亟見畫家造詣之精。其收藏一直留置家中,未有示人,今方首度面世。
本幅署年「庚寅重九後」,即一九五○年十月中後,乃大千與夫人小住印度北部「大吉嶺」之時。該地林木青葱,風景宜人,海拔高逾二千五百公尺,遠眺喜馬拉雅山雪峰,乃著名避暑勝地。大千深深喜愛,流連不忍離去,寄寓當地前後逾一年,期間筆耕極勤,量豐質精。他曾曰:「大吉嶺時期,是我畫多、詩多,工作精神最旺盛的階段,我畜有印度猿猴,目力當時最佳,繪的也多精細工筆⋯⋯」,堪作本幅下筆狀態之寫照。
按張大千是年所寫〈大吉嶺詩稿〉,有〈香港所寄猿忽至喜賦〉詩,出於八、九月間,自此詩畫中隨之多見猿蹤,本幅及畫上所題〈咏猿〉詩,即此時所出。
畫中黑猿體型碩大,軀幹結實,通體漆黑,毛髮蓬鬆濃密,伸手垂掌,應為長臂猿之一種。按大千署簽,此乃其「所豢清猿」也,故外型蓋不類同早歲仿古之作。臉上白毛圍繞,五官刻劃細緻傳神,雙瞳明亮清晰,臉旁毛髮纖毫畢見,神情、型態皆描劃精準,逼真肖似。畫面未綴背景,黑猿曲膝蹲坐橫枝,環顧四周,似高踞樹頂,反襯通紙薄染花青所營造背靠之淡藍天際,直是大千〈為雙猨架屋口占〉詩中「殷勤覓個高松樹,為爾營巢宅峻青」之意。
畫家下筆勁健爽利,線條曲折多變,老樹橫枝,狀若嶙峋怪石,姿態奇崛,古意饒生,翠葉嫩芽滿爬於上,生機勃現。佈局削繁就簡,不見粗樹枝幹分散,僅得橫枝兩段,一高一低斜上,恰好平衡畫面空間。綠葉黑猨,色調一鮮一沉,見對比強列之視覺效果。若參照畫家筆下寫猿之作,多出諸半工半寫,或全寫意,構圖較類傳統,如本幅全出諸工筆,似得稿自寫生,佈局精奇,足證畫家創作時精力充盈,堪稱盛年時期之力作。
翌年,大千先生離印返港,所飼印度猨亦有攜回,初暫居「梅雲堂」主人高嶺梅寓所,後在九龍亞皆老街租屋,猨則棲息於院中鳳凰木上。本幅具畫家署簽,謂「辛卯三月裝成」,即一九五一年春,乃返港後送付裝池,至今原裝裱仍存。
參考資料:
〈香港所寄猿忽至喜賦〉、〈咏猿〉、〈為雙猨架屋口占〉收錄於〈張大千先生手寫詩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一九八八年二月)
泰國私人珍藏近現代精品(編號1247-1253)
本輯出自許璧松舊藏。許氏(1908-1978),廣東潮安人。家族經商,祖輩世紀初已涉足南洋。他中歲移居暹羅,協助拓展家族業務。他嗜文藝,熱心支持藝術活動,與文化界交往甚切,部份藏品購自畫家赴當地之展覽,無分南北,如廣東鄉梓書畫家、南洋畫家等;抗戰時期得徐悲鴻寫贈於星洲。一九六四年九月,張大千在曼谷介壽堂舉行畫展,他即贊助人之一;所藏張大千畫作三幅,皆出諸畫家傳統工筆畫風發揮淋漓極致之「大吉嶺時期」,廣涉人物、走獸、山水,題材多元化,亟見畫家造詣之精。其收藏一直留置家中,未有示人,今方首度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