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开奖官方开奖网站查询

拍品 1407
  • 1407

黃賓虹 仿宋山水卷 | 水墨紙本 手卷 一九四二年作

估價
3,000,000 - 5,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Huang Binhong
  • 水墨紙本 手卷 一九四二年作
  • 引首 : 22 by 72.2 cm. 8 5/8 by 28 3/8 in.畫心 : 16.8 by 173 cm. 6 5/8 by 68 1/8 in.題跋 : 21.8 by 116.5 cm. 8 5/8 by 45 7/8 in.
張海若署簽及題引首壽鑈、羅復堪、周肇祥、陳半丁、啟功等題跋簽書:賓虹老人仿宋山水俊品。張海若題。引首:中有雲氣。壬午陽月。張海若。款識:北宋人畫皆黝黑如行夜山,此為柴丈人、釋石谿、吳漁山諸賢所取法要,皆以筆蒼墨潤,不蹈纖巧之習,成就大方家數,茲擬其意。壬午。黃賓虹寫於竹䅧。題跋:〈壽〉 屋漏痕猶在,蒼茫畫外天;孤亭憐藥地,宿墨憶松圓。澹靜斟元氣,精渾儻宋賢。孟陽遺跡好,真得枕中傳。壬午。壽鑈綴句。〈羅〉 賓虹老人論畫謂筆酣墨飽,方能厚重樸實。每見其作畫,落筆時先蘸墨少許,再蘸水,必使酣足然後運筆,故其畫蒼潤渾厚,獨出冠時。此取法宋矣,尤其得意之作也。壬午秋。羅惇㬊。〈朱〉 筆情茂密繡新箋,濃墨居然繼米顛;轉笑畫家平淡品,薄雲微雨落花天。摩詰專從明淨求,重翻境界宋賢留;青天赤日石林氣,記否當年顧虎頭。壬午秋日。朱名炤題句。〈周〉 筆能入紙紙入墨,董巨風規今已無;要識古人真面目,是分明處是模糊。退翁周肇祥。〈陳〉 半畝醮墨,石溪渴墨,墨井醉墨,各人面目,各有胸襟。賓虹操觚諸家,貫之一爐,可謂胸中有墨,筆下生煙,尤黃子久學董北苑,別有見地,不是刻劃成功。癸未春三月。陳年。〈啟〉 風塵消盡登臨興,何處雲山覓舊題;自寫臥游千百卷,黃山健筆勝青溪。咫尺林泉草樹稠,當年結夏憶山樓;搜圖難識經行處,薺麥青青大地秋。癸未春日。苑北啟功拜題。〈邢〉 閒揮玅筆出雲煙,前有癭瓢後左田;不向世人施粉黛,知君愛好出天然。新安山水我曾遊,盡向先生筆底收;一代方程今絕迹,何人鮮繪秣陵秋。曩見方方壺〈雲山圖〉及程松圓〈秣陵秋色圖卷〉,皆用墨渲染,吐納烟雲。今覩賓虹老人此卷,為賦兩絕。癸未首夏。貴陽邢端。〈蕭〉 潑墨淡濃成五色,昔稱王洽與王維;米顛小變二王法,醮筆入紙光陸離。賓虹法古參新意,墨氣淋漓似雨雲;筆補化機神在宥,天然一卷老莊文。癸未四月。玄玄老人蕭方駿漫題。鈐印:「 黃山予向」、「樸居士」。(題跋各家鈐印二至三方)

來源

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陳凡(1915-1997)收藏

陳凡,字百庸,廣東三水人。畢業於三水縣立中學校附設鄉村師範班,曾從事教育工作。一九四一年,考入〈大公報〉桂林版任外勤課記者,先後派赴不同城市工作,一九五二年調任香港編輯部,歷任港聞課主任、副刊課主任、副編輯主任、副總編輯等職,服務近半世紀,於一九八四年退休。

他舊學根底深厚,擅詩,好書畫藝術,在〈大公報〉主編〈藝林〉副刊,組織各地文史專家學者投稿,深獲讀者好評,後更結集〈藝林叢錄〉十卷。其著作有〈往日集〉、〈壯歲集〉、〈金陵殘照記〉、〈出峽詩畫冊〉等,並編有〈齊白石詩文篆刻集〉、〈郁達夫詩詞鈔〉等。

〈大公報〉仝人如費彝民、李俠文、羅孚、高學逵等,皆好黃賓虹畫藝,推為近代第一人。一九五八年五月底,該報主辦〈黃賓虹作品欣賞會〉,假香港中華總商會會所舉行,反應極哄動,被譽為海外集黃賓虹精品之大成者,陳凡即參與其事,並提供藏品多幀參展。他既搜求賓虹作品,對其畫藝素有研究,積數年之功,四出廣集,卒編成〈黃賓虹畫語錄〉、〈畫法要旨〉,於一九六一年付梓。其中〈畫語錄〉分上下編,上編採自賓老論畫詩文、畫上題跋、對友好、弟子的口述及往還書簡;下編則收「籀廬畫談」數十篇,有關畫人或畫論之見解,洋洋約七萬言,資料詳盡,被奉為早期海外研究黃賓虹畫學最為重要之作。書成,他撰「輯後記」長文,闡述對賓虹藝術之體會,作品與畫論互証,足見其研究之深入,見解之精闢。

Condition

-畫心中部下方本見撕裂紙口,已善修。款識處輕鬆跑墨,畫上見淡點,可修復改善。總括而言,品相尚佳。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註:一九四二年,畫家時居北平,筆下出此長卷,非以構圖之險絶,或造景之精奇為要,實為探求筆端下變化之道,追求「北宋人畫皆黝黑如行夜山」及龔賢、石谿與吳歷諸賢之畫境,得沈鬱蒼厚,渾厚華滋,以褪時風之淺薄,此亦其作品以筆墨而非趣味見長之証。瞭其藝者,如張海若題簽即以「俊品」一語道破本卷之妙。題跋之舊京諸家,所言皆非泛泛,若周養庵「要識古人真面目,是分明處是模糊」、陳半丁「半畝醮墨,石溪渴墨,墨井醉墨,各人面目,各有胸襟」,俱道出畫家筆墨所求。陳凡雖「無緣親黃先生之顏色,故不敢謂知先生,更不敢謂解其藝」,惟珍重本卷,實深諳賓虹筆墨之道,堪稱知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