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3615
- 3615
清乾隆 粉彩仿掐絲琺瑯番蓮福壽紋雙龍耳瓶 |
估價
800,000 - 1,2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34 公分,13 3/8 英寸
Condition
整體品像良好。見細處剝釉,最大處約0.4公分。部分描金見重髹,包括口沿。器面有輕未刮痕及磨痕,實屬正常。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雍正帝在位年間,景泰藍並不甚受重視,至乾隆之時,弘曆對銅胎掐絲琺瑯器尤為鍾愛,除大規模製作外,嘗下命以瓷仿傚,本品當屬其中。當時也有以銅胎畫琺瑯仿掐絲琺瑯之品,以描金細線代替曲捲銅絲。雖遠早於十八世紀前,已有模倣不同材質之作,但乾隆年間,工藝精湛,仿學藝作近乎完美,時出幾可亂真之品。畫師在本品上以描金勾勒,妙仿景泰藍上之鎏金銅絲,流麗線條,對比鮮明,賞心悅目。 本瓶珍罕獨特,他例無尋,並無相近作例記載,應屬孤品。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一鳳耳瓶例,器身飾纏枝花卉,紋飾與本品可資比較,圖刊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金屬胎琺瑯器》,香港,2008年,圖版119。
宏觀乾隆仿掐絲琺瑯瓷瓶,本品設計精巧,所飾花卉自然生動,畫意非常,靈動如生,與一般用金彩勾勒線條之類例有別,見一紋飾相若的夔鳳耳瓶,尺寸稍大,曾展於《香江雅集: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特展》,北京,2018年,編號193。本品色彩仿金屬胎掐絲琺瑯器,但其色地上綴紋飾繁密,風格上更接近於洋彩瓷作。「洋彩」一詞,為高宗所用,概指由歐洲傳教士傳入清宮,以舶來色彩、西方技巧,加添白料調研,繪飾洋風彩瓷之法,御作坊嘗經多番實驗始成功採用,此瓶上之八吉祥紋與洋花相配,正為佳例,見證中西交流。
本品紋飾獨特,未見造型紋飾相若的掐絲琺瑯例可直接比較。惟其松綠地上加繪描金如意,與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十六世紀掐絲琺瑯玉壺春瓶有異曲同工之妙,錄於《明清掐絲琺瑯器》,故宮博物院,台北,1999年,編號9。另比較清宮舊藏一晚明掐絲琺瑯鳳首提樑執壺例,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圖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金屬胎琺瑯器》,香港,2002年,圖版67。
宏觀乾隆仿掐絲琺瑯瓷瓶,本品設計精巧,所飾花卉自然生動,畫意非常,靈動如生,與一般用金彩勾勒線條之類例有別,見一紋飾相若的夔鳳耳瓶,尺寸稍大,曾展於《香江雅集: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特展》,北京,2018年,編號193。本品色彩仿金屬胎掐絲琺瑯器,但其色地上綴紋飾繁密,風格上更接近於洋彩瓷作。「洋彩」一詞,為高宗所用,概指由歐洲傳教士傳入清宮,以舶來色彩、西方技巧,加添白料調研,繪飾洋風彩瓷之法,御作坊嘗經多番實驗始成功採用,此瓶上之八吉祥紋與洋花相配,正為佳例,見證中西交流。
本品紋飾獨特,未見造型紋飾相若的掐絲琺瑯例可直接比較。惟其松綠地上加繪描金如意,與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十六世紀掐絲琺瑯玉壺春瓶有異曲同工之妙,錄於《明清掐絲琺瑯器》,故宮博物院,台北,1999年,編號9。另比較清宮舊藏一晚明掐絲琺瑯鳳首提樑執壺例,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圖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金屬胎琺瑯器》,香港,2002年,圖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