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3616
- 3616
清乾隆 仿哥釉海棠式雙龍耳扁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
估價
2,400,000 - 2,6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31 公分,12 1/8 英寸
來源
趙從衍(1912-1999年)收藏
香港蘇富比1986年11月18日,編號88
香港佳士得1992年3月31日,編號577
香港蘇富比1986年11月18日,編號88
香港佳士得1992年3月31日,編號577
展覽
《華光艸堂珍藏清代瓷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1973年,編號20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仿哥釉雙龍耳扁瓶,釉色瑩潔,片紋密織,造形端秀,富麗典雅,不僅彰顯乾隆帝尚古之情,尤珍宋代名瓷與明永宣御瓷,且印證清代景德鎮御窰廠督陶官唐英(1682-1756年)領導之下,製瓷技術之突飛猛進,汲古創新,以迎合君主的高度審美要求。 此瓶釉潤均勻,通器遍佈「金絲鐵線」開片紋,細緻動人,別具生趣,清代仿哥釉瓷傚擬宋元哥窰,開片紋加以染色,襯托青瓷釉色,更顯對比強烈。無釉處亦施黑褐色護胎汁,如本器圈足,以類哥窰「鐵足」特徵。
扁瓶器形源自高古青銅器,龍形雙耳更顯瓷工巧能,取材春秋晚期青銅器,如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二例,刊於《商周青銅酒器特展圖錄》,台北,1989年,圖版69及70。
類同作例珍稀罕有,拍賣會僅見二例,其一售於香港蘇富比1978年11月28日,編號201,後錄於《A Selection of Ming and Qing Porcelains》,埃斯卡納齊,倫敦,2004年,編號17;另一例售於香港佳士得2006年5月30日,編號1365。
參考一件仿官釉類同作例,尺寸較小,瓶底鐫刻乾隆皇帝御製詩〈詠雙耳官窰瓶〉,錄於《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台北,2012年,編號76。
並參考本次拍賣明代仿哥釉雙耳葫蘆扁壺,拍品編號3615。
扁瓶器形源自高古青銅器,龍形雙耳更顯瓷工巧能,取材春秋晚期青銅器,如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二例,刊於《商周青銅酒器特展圖錄》,台北,1989年,圖版69及70。
類同作例珍稀罕有,拍賣會僅見二例,其一售於香港蘇富比1978年11月28日,編號201,後錄於《A Selection of Ming and Qing Porcelains》,埃斯卡納齊,倫敦,2004年,編號17;另一例售於香港佳士得2006年5月30日,編號1365。
參考一件仿官釉類同作例,尺寸較小,瓶底鐫刻乾隆皇帝御製詩〈詠雙耳官窰瓶〉,錄於《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台北,2012年,編號76。
並參考本次拍賣明代仿哥釉雙耳葫蘆扁壺,拍品編號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