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开奖官方开奖网站查询

拍品 13
  • 13

保羅・席涅克 | 《克利希碼頭,陰天》

估價
600,000 - 800,000 GBP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Paul Signac
  • 《克利希碼頭,陰天》
  • 款識:藝術家題款Op. 156(右下)
  • 油彩畫布
  • 46 x 65.5 公分
  • 18 1/8 x 25 3/4 英寸
  • 1887年作

來源

瑪希兒,馬爾梅松(用一輛單車與藝術家交換)

德拉博特,馬爾梅松

費利克斯・費儂,巴黎(1925年或之前購入)

喬治・伯恩海姆,巴黎

加斯頓・雷維,巴黎(1927年4月購入)

洛特,巴黎

拉斐爾・傑拉德(1943年8月24日購入;庫存編號D 3233)

A・德・拉・沙佩勒,巴黎(可能透過貝內齊畫廊以85,000法郎購入)

希德布蘭德・古爾利特,巴黎及阿施巴赫(1947年12月或之前獲得,可能從1943年開始收藏)

柯尼利亞斯・古爾利特(家族傳承自上述藏家)

2019年7月由上述藏家之政府歸還予加斯頓・雷維之後人

展覽

布魯塞爾,「二十人畫會第五屆年展」,1888年,品號3

巴黎,巴黎市宮,「第四屆獨立藝術家協會作品展」,1888年,品號623

巴黎,伯恩海姆・冉內畫廊,「保羅・席涅克」,1930年,品號5,圖錄載圖

巴黎,小皇宮博物館,「保羅・席涅克」,1934年,品號6

杜塞爾多夫,藝術協會,「保羅・席涅克」,1952年,品號8

埃森,弗柯望博物館,「十九世紀法國繪畫及平面藝術」,1954年,品號100

出版

畫家本人手寫清單(「畢生大作」系列),1887-1902年,編號156,列為《克利希碼頭,陰天》

費利克斯・費儂,〈新印象主義與獨立藝術家〉,《L'Art Moderne》,1888年4月15日,頁121-123

魯道夫・達森斯,〈獨立藝術家作品展〉,《La Revue Moderne》,第I卷,1888年5月10日,頁445

畫家本人手寫清單(手稿系列),1902-1909年,列為《克利希碼頭,陰天》

加斯頓・雷維,《專題目錄預覽》,約1929-32年,頁154載圖

雷蒙・艾索利耶,〈藝術評論,小皇宮博物館的歐迪隆・魯東、沙普列及保羅・席涅克三人聯展〉,《新聞報》,1934年2月26日,載圖(題為《郊區》)

克勞德・羅傑・馬克斯,《藝術奇趣誌》,巴黎,1952年,頁80及81載圖(題為《船閘》)

費利克斯・費儂,〈新印象主義〉,弗蘭索娃・加香(編),《費利克斯・費儂:超越印象派》,巴黎,1966年,頁100提及

《梵谷在巴黎》(展覽圖錄),奧塞博物館,巴黎,1988年,圖a,頁298載圖

弗蘭索娃・加香,《席涅克:繪畫專題目錄》,巴黎,2000年,品號142,頁180載圖

《席涅克》(展覽圖錄),大皇宮博物館,巴黎;梵谷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2001年,圖80,頁129載圖

《古爾利特:沒收及出售之「墮落藝術」報告》(展覽圖錄),藝術博物館,伯恩;聯邦美術館,波恩,2017-18年,品號274,頁304載圖

拍品資料及來源

《克利希碼頭,陰天》作於1887年春天,展現席涅克的點描風格巔峰時期,它的面世之年正值席涅克的藝術生涯及新印象派運動史上的關鍵時刻。1886年初,喬治・秀拉完成了廣受讚頌的傑作《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並在1886年5月第八屆(最後一屆)印象派展覽上展出這幅作品,轟動一時。席涅克與畢沙羅很快將這種嶄新的繪畫風格融入創作中,前者更在克利希地區完成了數幅最早期的點描風格作品。同年,藝評家費利克斯・費嫩首次以「新印象派」一詞撰寫論文。

上述一連串的動盪與變革,為席涅克1887年的創作奠下基礎。該年春天,席涅克完成了《克利希碼頭,陰天》以及與它密切相關的《克利希碼頭,晴天》,後者現藏於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圖1)。克利希碼頭位於巴黎西北部塞納河沿岸的阿涅爾郊區,席涅克在1880年舉家遷往此地。當地景色豐富多變,河流與工廠煙囪並存,為這位熱衷航海、科學與創新的年輕藝術家帶來無限啟發。本作於1887年面世,一年前抵達巴黎的文森・梵谷於同年加入了席涅克在克利希及阿涅爾附近舉辦的畫展。梵谷的《阿涅爾大橋》(圖2)描繪塞納河上的兩座大橋,它們在本作的遠景上同樣可見。

談及本作與另一幅現藏於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稍遲面世的姊妹作,瑪麗娜・費雷蒂・博奎隆寫道:「繪畫第一幅作品時,席涅克在煤氣廠下游、面對阿涅爾大橋的地方搭起畫架。煤氣廠被碼頭遮擋,因此並不可見,但我們仍能辨認出工廠的煤炭起重機,它們在席涅克和艾米爾・貝爾納的多幅畫作中均有出現。畫中的碼頭、起重機、煙囪和駁船,均體現了當地的工業特色 (……)在另一版本中,席涅克往克利希大橋的下游進發。(……)畫中的樹木零落稀疏,經金屬加工防護,可見克利希碼頭當時尚處於新開發階段。所有的景色均細緻入微,每一項元素都與弗里堡指揮官所拍攝的航空相片如出一轍」(M・費雷蒂・博奎隆,引自《席涅克》(展覽圖錄),2001年,頁128)。《克利希碼頭,陰天》展現席涅克對河畔景色的細膩觀察與早期掌握的點描派技法,見證着新印象派發展的重要時刻。

圖1:保羅・席涅克,《克利希碼頭,陰天》,1887年作,油彩畫布,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巴爾的摩

圖2:文森・梵谷,《阿涅爾大橋》,1887年作,油彩畫布,布爾勒收藏展覽館,蘇黎世

圖3:克利希碼頭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