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开奖官方开奖网站查询

拍品 1002
  • 1002

關良 | 構圖

估價
2,000,000 - 4,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Guan Liang
  • 構圖
  • 一九四八年作
  • 油畫畫布
  • 54.6 x 64.3 cm; 21 ½ x 25 ⅜ in.

來源

關漢興舊藏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展覽

香港,富麗華酒店大廳、博雅藝術公司展覽廳〈關良水墨油畫展〉一九八一年十二月至一九八二年一月

出版

〈關良〉(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圖版38
〈關良畫集〉美術家出版社編(香港,博雅藝術公司,一九八一年),圖版35
〈關良〉薛建華編(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二〇〇九年),111頁
〈關良 1900 – 1986〉CANS藝術新聞編輯團隊編(台北,華藝文化,二〇一二年),153頁
〈CANS藝術新聞 二〇一二年四月87號〉鄭乃銘編(台北,華藝文化,二〇一二年),83頁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同治、光緒以還,隨著清朝對外開放門戶,中國藝術遇上步向現代的歷史機遇,尤其沿海地區,更成為東、西方文明頻繁碰撞的交滙地帶,從京津、滬杭、台灣以至粵港,形成一條中國現代藝術的黃金紐帶;廣州由於自雍正、乾隆年間即作為大清帝國獨口通商的唯一門戶,使得嶺南地區即便處於中國整體上最閉關自守的時期,依然保持高度開放、勇於闖蕩的社會風氣,華人現代先鋒當中,粵籍人士表現殊為矚目,如最早在北美學習西方油畫的李鐵夫(廣東鶴山人)、馮鋼百(廣東新會人),以過人天才於二〇年代驚艷美國西岸的朱沅芷(廣東開平人)、以及戰後東渡台灣的李仲生(廣東韶關人)等;而論對中國本土影響最大而成就最高的,更當數旅法系統的林風眠(廣東梅縣人)及旅日系統的丁衍庸(廣東茂名人)及關良(廣東番禺人)。這三位被後世稱為「廣東三傑」的現代大師,不僅兼善油畫和水墨,更與全國從北到南最重要的藝術院校密切相關,包括北平藝專(今中央美術學院)、上海美專、上海藝大、中華藝大、杭州國立藝專、廣東省立藝專、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等,讓現代主義種籽在風高浪急的二十世紀廣被中華,對中國現代油畫的發展與傳統水墨的革新,都堪稱里程碑式人物。本次晚拍難得齊集三位大師的頂尖作品,讓藏家可以飽覽其同中見異、異中有同的藝術風采,而關良的部份更延續去年秋季「關良:赤子」的傳奇佳績,繼續呈獻來源相同的關良油畫、彩墨、水彩、素描共二十八幅,題材涵蓋靜物、風景、人物與戲劇,在晚拍與日拍穿梭於同期東、西方大師作品,成為結合兩者的宏大橋樑。 《花果籃瓶》:筆少意多,稚拙妙趣

靜物是西方藝術的經典題材,其旨在固定的空間和物象中發現美之所在,同時表現藝術家的品味情趣,與國畫傳統的「清供圖」、「博古圖」頗見相通。現存最早的一幅關良油畫,即是1927年誕生的靜物《清供》。從畫中不難看出,當時他仍受到日本學院派的影響,色彩、光影、構圖都基於現實觀察;及至藝術家創作《花果籃瓶》(拍品編號1001)之時,即可見其風格趨於成熟,主觀成份更強:其用色大膽卻見分寸,隨性而富奇想,花果顏色豐富而飽滿,明艷而脫俗;整體畫面勾線簡單,傳神而有質感,充分反映「筆少意多」之作畫哲理;右側置入一隻青花花石圖瓶,看似漫不經意,卻巧妙形成「畫中畫」效果,寥寥幾筆,意到輒止,甚是妙趣。可見此時良公不再拘泥於現實限制,雖畫靜物,卻非臨摹,而更多從想像出發,摸索出中國油畫寫意之路。

《構圖》:平面尋藝術,借古以開今

緊接《花果籃瓶》而來的《構圖》(拍品編號1002)更是良公孤品:畫面右方佛首側立,與左方的鮮魚鮮肉形成空間與意義上的對比,意象奇幻,殊為矚目,讓人想起意大利超現實主義畫家德.基里科的經典靜物。本作完成於1948年,乃關良油畫當中唯一置入佛教元素之作,其誕生背景或與1942年關良前往西北考察有關: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裡,藝術家周遊中原、峨眉、樂山,再沿嘉陵江經廣元出劍門關北上,最終折返洛陽,途中親炙雲岡、龍門石窟、樂山大佛等古代瑰寶,因而對古代佛教藝術產生強烈興趣,並深入研究,包括創作《廣元千佛像》水粉、重慶大足石刻的彩墨和油畫等,如實反映考察成果,亦是良公在作品引入佛教元素之始;與上述作品不同的是,良公在《構圖》刻意置入佛首,其用意固不只是表現物象之美,更強調畫中靜物在象徵意義上的對比:從構圖來看,關良刻意將空間平面化,平塗營造大面積幾何色塊,將畫面橫向分割,顯然參酌立體主義佈局之法。同時,他忽略客觀的光影、空間與量感,將畫中紅色肉塊平面化,並變形成方塊,讓人虛實難分,不由得駐足觀察,深入考究,由此進一步拉遠藝術與現實的距離,加強畫面對觀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他在左方帘幔加入隨性的線條,頗見野獸派之靈感,亦見國畫寫意筆觸。佛陀之形象讓人神寧心安,「魚」諧音「餘」,亦象徵富裕和豐收,可見關良藉著本作傳遞福祉綿延的吉祥祝福。縱觀關良主要出版與拍賣紀錄,帶有「佛首」元素且構思如此妙趣的作品,僅此一張,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