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24
- 1024
謝景蘭 | 無題
估價
1,200,000 - 2,6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無題
- 一九六八至一九七〇年作
- 油畫畫布
- 114 x 146 cm; 44 ⅞ x 57 ½ in.
款識Lalan(右下)
來源
現歐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
展覽
上海,上海美術館〈意境·天堂 — 謝景蘭藝術回顧展〉二〇〇九年七月四日至八月五日
澳門,澳門藝術博物館〈蕙景蘭心:謝景蘭藝術回顧〉二〇一〇年三月五日至五月三十日
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蕙景蘭心:謝景蘭藝術回顧〉二〇一〇年七月九日至八月八日
澳門,澳門藝術博物館〈蕙景蘭心:謝景蘭藝術回顧〉二〇一〇年三月五日至五月三十日
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蕙景蘭心:謝景蘭藝術回顧〉二〇一〇年七月九日至八月八日
出版
〈謝景蘭〉李磊編(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二〇〇九年),28頁
〈蕙景蘭心-謝景蘭藝術回顧〉(澳門,澳門藝術博物館,二〇一〇年),圖版9,36頁
〈蕙景蘭心-謝景蘭藝術回顧〉(澳門,澳門藝術博物館,二〇一〇年),圖版9,36頁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等到我脫去繆斯女神外衣的那一天,我才發現我不作畫已無法生活。」
謝景蘭 晚清以來,西方現代主義思潮湧入中華大地,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新思潮的迭起,中國藝術逐漸展開了新的歷史進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以民國第一代女畫家著稱的潘玉良、方君璧、關紫蘭等首當其衝,以獨立而自信的姿態從傳統父權社會以及對女性的刻板印象的箝制中覺醒,瀟灑地登上歷史舞台,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進行美學觀念和語言的實驗與革新,形成了美術史上一道現象級的風景線。在這一眾女性藝術家中,謝景蘭年紀較輕,但同樣深受時代浪潮之鼓舞,憑藉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膽識,跨越性別成見之藩籬,以創新的藝術理念結合音樂與繪畫,亦在西方藝壇闖出了一片天地。《無題》(拍品編號1024)作為藝術家六〇至七〇年代轉型時期的代表作登陸本季蘇富比晚拍,為藏家完美展現半個世紀前謝景蘭的先鋒藝術實踐,旨在傳承與發揚現代女性覺醒之力量。
山高水綠,意境清明
謝景蘭的繪畫由音樂啟蒙,她對音樂和舞蹈的擅長和獨特理解為她的藝術創作理念提供了無限養分。《無題》作於一九六八至七〇年,此時正值謝景蘭由書法性抽象風格向新山水風景畫轉型的關鍵時期。在這長達兩年的創作過程中她反覆地思考與探索,領悟到繪畫無須被抽象或具象的形式牽制,終究是個人情感的表達與宣洩,由此放開手腳從繪畫精神本質出發,以明確的信念追求自我,繼續探討一種更為廣闊、自由的藝術境界。
構圖上,畫面既帶有六〇年代典型抽象書法筆觸,又揉入了大自然寧靜怡人的風景意象,可謂剛柔並濟,安能便雄雌。畫中絕壁直下但不見其腳,山峰綿延呈對角線分佈,頗見南宋山水名家馬遠筆下的「邊角之景」,下筆遒勁但嚴整,山水自然而生動,足見謝景蘭對中國山水畫的潛心研究。在當年一眾旅居海外的華人藝術家中,張大千享譽畫壇,堪稱東方美術領域之標竿,其藝術風格與創作理念對謝景蘭來說亦具有強烈的啟發性。六〇年前後張大千來巴黎展覽新作時,謝景蘭就與好友常玉一同前往觀展,趁此機會與崇敬已久的大師親身交流藝術體會與思哲,而這一切均被反映在本畫對色彩的運用和處理中:象牙白、靛青、灰棕、大紅潑灑於畫面,大膽而濃烈,與大千張筆下青山綠水、恣意流動之潑墨美景堪稱異曲同工。
日月同輝,陰陽同源
謝景蘭在對新風格的探索過程中亦深受道家思想影響,以抽象的風景描寫來傳達世間「萬物同源」之宇宙精神:畫中一泓靜謐的湖海中層山迭起,雲霧繚繞間一彎明月當空升起,畫面右下一輪紅日從海平面初露鋒芒,營造出一片「日月同輝」之奇景。正所謂思想決定畫作之樣貌,謝景蘭視野之廣闊,不受地理、種族和性別的約束,堅持藝術上的自我表達以及對大自然的崇敬之心均由畫面滲透而出。
是年蘇富比香港春拍中,其油畫作品《遮掩的月》(130 x 195 cm)以六倍原估價的高價成交,締造市場佳績,這從另一方面證明了如今包括謝景蘭在內的華人女性藝術家逐漸受到大眾的廣泛接受和認證。她們身上所帶有的時代先鋒精神,對近現代藝術進程有著舉足輕重的貢獻——補全現代藝術史完整的陰陽脈絡,勾勒華人女性在藝術天地的半壁江山。
謝景蘭 晚清以來,西方現代主義思潮湧入中華大地,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新思潮的迭起,中國藝術逐漸展開了新的歷史進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以民國第一代女畫家著稱的潘玉良、方君璧、關紫蘭等首當其衝,以獨立而自信的姿態從傳統父權社會以及對女性的刻板印象的箝制中覺醒,瀟灑地登上歷史舞台,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進行美學觀念和語言的實驗與革新,形成了美術史上一道現象級的風景線。在這一眾女性藝術家中,謝景蘭年紀較輕,但同樣深受時代浪潮之鼓舞,憑藉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膽識,跨越性別成見之藩籬,以創新的藝術理念結合音樂與繪畫,亦在西方藝壇闖出了一片天地。《無題》(拍品編號1024)作為藝術家六〇至七〇年代轉型時期的代表作登陸本季蘇富比晚拍,為藏家完美展現半個世紀前謝景蘭的先鋒藝術實踐,旨在傳承與發揚現代女性覺醒之力量。
山高水綠,意境清明
謝景蘭的繪畫由音樂啟蒙,她對音樂和舞蹈的擅長和獨特理解為她的藝術創作理念提供了無限養分。《無題》作於一九六八至七〇年,此時正值謝景蘭由書法性抽象風格向新山水風景畫轉型的關鍵時期。在這長達兩年的創作過程中她反覆地思考與探索,領悟到繪畫無須被抽象或具象的形式牽制,終究是個人情感的表達與宣洩,由此放開手腳從繪畫精神本質出發,以明確的信念追求自我,繼續探討一種更為廣闊、自由的藝術境界。
構圖上,畫面既帶有六〇年代典型抽象書法筆觸,又揉入了大自然寧靜怡人的風景意象,可謂剛柔並濟,安能便雄雌。畫中絕壁直下但不見其腳,山峰綿延呈對角線分佈,頗見南宋山水名家馬遠筆下的「邊角之景」,下筆遒勁但嚴整,山水自然而生動,足見謝景蘭對中國山水畫的潛心研究。在當年一眾旅居海外的華人藝術家中,張大千享譽畫壇,堪稱東方美術領域之標竿,其藝術風格與創作理念對謝景蘭來說亦具有強烈的啟發性。六〇年前後張大千來巴黎展覽新作時,謝景蘭就與好友常玉一同前往觀展,趁此機會與崇敬已久的大師親身交流藝術體會與思哲,而這一切均被反映在本畫對色彩的運用和處理中:象牙白、靛青、灰棕、大紅潑灑於畫面,大膽而濃烈,與大千張筆下青山綠水、恣意流動之潑墨美景堪稱異曲同工。
日月同輝,陰陽同源
謝景蘭在對新風格的探索過程中亦深受道家思想影響,以抽象的風景描寫來傳達世間「萬物同源」之宇宙精神:畫中一泓靜謐的湖海中層山迭起,雲霧繚繞間一彎明月當空升起,畫面右下一輪紅日從海平面初露鋒芒,營造出一片「日月同輝」之奇景。正所謂思想決定畫作之樣貌,謝景蘭視野之廣闊,不受地理、種族和性別的約束,堅持藝術上的自我表達以及對大自然的崇敬之心均由畫面滲透而出。
是年蘇富比香港春拍中,其油畫作品《遮掩的月》(130 x 195 cm)以六倍原估價的高價成交,締造市場佳績,這從另一方面證明了如今包括謝景蘭在內的華人女性藝術家逐漸受到大眾的廣泛接受和認證。她們身上所帶有的時代先鋒精神,對近現代藝術進程有著舉足輕重的貢獻——補全現代藝術史完整的陰陽脈絡,勾勒華人女性在藝術天地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