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开奖官方开奖网站查询

拍品 17
  • 17

清乾隆 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

估價
3,000,000 - 4,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28.9 公分,11 3/8 英寸

來源

1986年購於香港

展覽

《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62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美術館,台北,1992 年,編號87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出版

《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93

Condition

整體品相良好,惟見窰燒瑕疵如口沿一處細小爆釉。器面有刮痕,實屬正常。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玉壺春口沿微撇、頸細而腹碩,器型雅緻,為清代景德鎮典範之作,彼時製瓷工藝之純熟,由此可見一斑。能工者既摹古創新,雙管齊下,彰顯中國輝煌歷史。此般功績,非技藝高超、思維廣散之巧匠而不能就;還歸功於督陶官之朝督暮責,唐英便為其一,任職於雍正與乾隆早年期間,天賦異禀、瓷藝卓絕。同時,清初統治者急欲借復興瓷業之舉以匡正其統治,宣揚聖威,亦視為關鍵因素。 雍正時期,皇帝便時常傳旨運送歷代佳瓷至景德鎮御窰廠,著其照樣燒造,至乾隆朝,此舉愈興。據唐英所紀官窰事宜,明初青花器備受清廷眷睞,自雍正十年(1732年)起,仿永、宣二朝之佳品迭出。竹石芭蕉圖玉壺春瓶始燒於洪武朝,然清代仿製品之形制更近永窰器,不論花、石樣式,頸部蕉葉紋及卷草紋之描繪,或是圈足點綴之蓮瓣紋,均甚為相似,可見北京故宮所藏一作例,圖刊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上)》,香港,2000年,圖版33。

繪庭院小景題材之青花器,始見於元,繪欄柵、洞石,配修竹、芭蕉等,清麗風雅,別開生面。此番中式景緻,饒有本土意境,尤投中東諸國所好,喜其異國情調。明朝圖樣設計,多以物喻人,寄興寓情。竹,冬寒而常青,風饕愈凌然,素托以長壽、堅韌、忠貞之品質。石質堅,象徵隱忍、剛毅之性情,又可表牢靠之關係、友誼。蕉能代紙,為文人十四寶之一,以其借喻學識淵博、品行高遠之士。文人墨客以蕉代紙,揮毫撒墨,於其上習字題詩,古有懷素「蕉書」之韻事。佚名宮廷畫師曾作一幅四阿哥弘曆蕉書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展於《盛世華章》,皇家藝術學院,倫敦,2005年,編號187。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一類例,圖見《故宮藏瓷.清青花瓷》,卷2,香港,1968年,圖版12。北京故宮博物院亦存一例,著錄於《中國陶瓷全集》,卷15,上海,2000年,圖版12。另一相若例,售於紐約蘇富比1976年3月20日,編號174,後又於紐約佳士得2008年9月17日易手,編號459。再比較一例,兩度售於香港佳士得,分別為2006年5月30日,編號1410,及2010年10月8日,編號2773。

竹石芭蕉圖玉壺春瓶自雍正至宣統均有燒造,上海博物館現藏雍正、乾隆、道光、咸豐及同治五朝作例,可資比較,圖見陸明華,《清代雍正.宣統官窰瓷器》,上海,2014年,圖版3-107及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