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开奖官方开奖网站查询

拍品 1139
  • 1139

達米恩・赫斯特 | 情人

估價
2,400,000 - 4,8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達米恩·赫斯特
  • 情人
  • 款識《Lovers》,藝術家簽名,2010(作品背面)
  • 玻璃,鍍金不銹鋼,不銹鋼,玻璃,鋁材,鍍鎳及人工托帕石
  • 56.5 x 71.4 x 8.3 公分,22¼ x 28⅛ x 3¼ 英寸
2010年作

來源

現藏者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

拍品資料及來源

「任何偉大藝術作品所反映的比吸收的更多。鑽石的奇妙之處,在於它能吸收光線,並會反射到你的身上,儘管它折射的光芒看來比吸收的更多……但它亦有黑暗的一面。」

達米恩・赫斯特


本作濃縮了達米恩・赫斯特創作的精髓,它對生與死之間的距離提出質問,並探討科學和藝術在當今社會的差異。赫斯特從九十年代末開始創作《藥丸櫃》系列,本作距離系列第一件作品的誕生已超過十年,藝術家用托帕石代替藥丸,並將它們井井有條地排列在玻璃架上,再用鍍金不鏽鋼櫃保護起來。晶石不似藥丸那樣會在吞下去後溶解,意味著恆久不變,有如藥物帶來的承諾。以赫斯特的話來說,就是:「真正的藥丸會變壞、腐爛。它們本應在我們體內溶解,而且全是有毒物質」(引自達米恩・赫斯特與哥頓・伯恩合著,《前往工作的路上》,倫敦,2001年,頁116)。本作在閃爍亮澤的美中,穿插著對藝術史的致敬,以另類的創意活力,講述豐富的創作意念,隱含對社會的嘲諷。

《藥丸櫃》系列源自更早期的《藥品櫃》系列,後者由空無一物的藥物包裝組成。《藥丸櫃》系列於2000年在紐約面世,是赫斯特著名展覽「理論、模型、方法、提議、假設、結果和發現」的一部分。這些作品不同於之前的《藥品櫃》,它們刻意強調製藥過程及其精準度,冰冷的美學風格呼應著藥廠的機械化生產。本作更進一步,用寶石代替藥丸,混淆平凡和珍貴之物,指出人工創造的完美只會外強中乾。作品彷彿是為現代醫學樹立的祭壇畫,批判人們盲目偏信可以治療身體的藥丸,著眼於化學藥品對傳統宗教地位的篡奪。古代社會借助藝術醞釀出神聖感,例如在教堂掛滿聖經故事畫,營造有利宗教熱情產生的氛圍;赫斯特則利用藝術,為地位媲美新宗教的科學,搭建一座金光閃閃的神壇。他把醫生和藥劑師比喻成現代社會的薩滿巫師,人們過於相信藥物能夠延長和保存性命,而醫生和藥劑師掌握著行使這種奇蹟的秘密,就像神奇如煉金術般的科學守護神。一如赫斯特所言:「我不明白為什麼大部分人對醫學深信不疑,對藝術卻不問緣由地毫不信任。」(達米恩・赫斯特,《我想在所有地方跟所有人共度餘生,一對一、無論如何、直到永遠、此時此刻》,倫敦,2005年,頁24)。

從形式上分析,奢華的托帕石映襯著金光燦爛的鏡面櫃子,散發出一種肆無忌憚的形態美。然而,赫斯特並非單單在意美感,而是希望大家認清人類對死亡的集體反應和反感。在2007 年的作品《為了上帝的愛》裡,剛硬的鉑金頭骨為死亡鑄造了一副華麗的形相,本作中的托帕石耀目、整潔,彷如現代社會的「memento mori」,警醒我們,人終有一死。如果每顆寶石都是延續生命的小小比喻,那麼它們聚在一起,其實是對必然死亡振聾發聵的提醒。櫃子光潔的表面從視覺上反映出觀者為了生存而作出膚淺的反抗,使作品在意念上峰迴路轉,而櫃子鋒利的邊緣則暗示了自行用藥的危險。每一顆代表藥丸的寶石都散發出蠱惑人心的美,赫斯特不但藉此諷刺社會對醫藥的信仰,還為我們提供了另一條出路:「我一直很喜歡藝術能夠療癒人類這個想法」(引自達米恩・赫斯特與哥頓・伯恩合著,《前往工作的路上》,倫敦,2001年,頁25)。赫斯特的藝術生涯成就輝煌,作品往往發人深省。本作直面生與死、科學與宗教的二元對立,其意念嚴謹,美學獨特而驚人,堪稱為赫斯特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