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5226
- 5226
朱珪(1731 - 1806);崇琦(1829 - 1900);郭轍(1762 - 1855);翁心存(1791 - 1862) | 清人書法
估價
5,000 - 8,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清人書法
- (朱)水墨紙本 扇面 (崇)水墨紙本 扇面 (郭)水墨泥金箋本 扇面 (翁)水墨箋本 鏡心
- (朱珪) 16.5 x 50 厘米, 6 1/2 x 19 3/4 英寸(崇琦) 17.2 x 49.5 厘米, 6 3/4 x 19 1/2 英寸(郭轍) 18.2 x 63.4 厘米, 7 1/8 x 25 英寸(翁心存) 23 x 45.8 厘米, 9 x 18 英寸
釋文: (朱)(隸書《丞相少傅拜職天子作三傑之詩以命宴序》,文略不錄)蘇晉三傑詩宴序。臣朱珪敬書。鈐印:「臣」「珪」(連珠印)。鑑藏印:「嘉定徐氏珍藏」 (崇)(楷書《終南望餘雪》、《宿建德江》,文略不錄)錄唐人句。崇琦。鈐印:「半畝廬」 (郭)(行書節錄《來禽帖》,文略不錄)鐵山二兄雅屬,郭轍年有八十一。鈐印:「轍」、「眉壽」 (翁)(行書自作詩,文略不錄)丙辰(1856)中春既望,度涿州永濟橋,橋之南隄岸已半圯矣…錄奉壽臣賢友大人正之。丁巳(1857)春分遂盦翁心存。鈐印:「夙夜匪解」
Condition
(朱珪) -除因原扇面之摺痕外,本幅品相良好。 (崇琦) -表面有污垢及水漬,可見於拍品相片。 -輕微紙張損傷。 (郭轍) -表面有少許汙垢 -紙色略沉,邊緣略黑,皆因年歲所致。 (翁心存) -表面可見污垢及水漬。 -表面可見至少五處蟲蛀,可參見圖錄照片。 -表面有輕微的裂紋及裂傷。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注:
(1) 朱珪(1731-1806),字石君,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人,官至體仁閣大學士諡文正。
(2) 崇琦(1829-1900),字古琴,號文山,蒙古正藍旗阿魯特氏,後入滿洲鑲黃旗。同治三年狀元,諡文節。
(3) 郭轍(1762-1855),字季蘇,蘇州人。嘉慶年間監生,書學顏體,年九十三而卒。
(4) 翁心存(1791-1862),字二銘,號邃盦,江蘇常熟人,翁同龢父。咸豐、同治兩朝大學士,為咸豐帝師,諡文端。
(5) 翁心存本幅中上款人「壽臣賢友」應為張祺恆。張祺恆,字壽臣,山東安邱縣人,道光三十年進士。 私人收藏名家書畫專輯 (編號5201-5227)
本輯原藏者性耽藝術,少好積古,藏品多得於上世紀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歷年來積累甚豐。
輯中書法,自清中葉以迄民國,匯集名臣翰林書迹,以便面為主,既及股肱之臣朱珪、祁雋藻、翁心存、同龢父子,亦得兼享藝名之汪士鋐、王文治、吳大澂等,狀元者範圍亦廣,如外交官洪鈞、大清唯一蒙古籍狀元崇綺等。另書法四屏集國變後政途各異之朱孝臧、張謇、袁克文等。
繪畫方面,則以江浙名家作品較豐,其中冊頁、四屏多種,囊括滬上名家近五十人,既及晚清藝壇中堅如金心蘭、錢慧安、陸廉夫、吳徵,亦及民國時期獨當一面之界畫能手陳小舟、「菊花專家」繆谷瑛等,可謂春申藝壇發展之見證。輯中另備閩籍大儒林鴻年、葉化成、林揚祖、馬兆麟等作,皆傳世鮮見者,識者當自珍之。
(1) 朱珪(1731-1806),字石君,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人,官至體仁閣大學士諡文正。
(2) 崇琦(1829-1900),字古琴,號文山,蒙古正藍旗阿魯特氏,後入滿洲鑲黃旗。同治三年狀元,諡文節。
(3) 郭轍(1762-1855),字季蘇,蘇州人。嘉慶年間監生,書學顏體,年九十三而卒。
(4) 翁心存(1791-1862),字二銘,號邃盦,江蘇常熟人,翁同龢父。咸豐、同治兩朝大學士,為咸豐帝師,諡文端。
(5) 翁心存本幅中上款人「壽臣賢友」應為張祺恆。張祺恆,字壽臣,山東安邱縣人,道光三十年進士。 私人收藏名家書畫專輯 (編號5201-5227)
本輯原藏者性耽藝術,少好積古,藏品多得於上世紀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歷年來積累甚豐。
輯中書法,自清中葉以迄民國,匯集名臣翰林書迹,以便面為主,既及股肱之臣朱珪、祁雋藻、翁心存、同龢父子,亦得兼享藝名之汪士鋐、王文治、吳大澂等,狀元者範圍亦廣,如外交官洪鈞、大清唯一蒙古籍狀元崇綺等。另書法四屏集國變後政途各異之朱孝臧、張謇、袁克文等。
繪畫方面,則以江浙名家作品較豐,其中冊頁、四屏多種,囊括滬上名家近五十人,既及晚清藝壇中堅如金心蘭、錢慧安、陸廉夫、吳徵,亦及民國時期獨當一面之界畫能手陳小舟、「菊花專家」繆谷瑛等,可謂春申藝壇發展之見證。輯中另備閩籍大儒林鴻年、葉化成、林揚祖、馬兆麟等作,皆傳世鮮見者,識者當自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