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3625
- 3625
明成化 青花海水應龍紋小罐 《大明成化年製》款 |
估價
20,000,000 - 30,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高 8.8 公分,3 1/2 英寸
來源
Sam Browne 收藏
倫敦蘇富比1972年5月23日,編號126
香港蘇富比2008年4月11日,編號2932
倫敦蘇富比1972年5月23日,編號126
香港蘇富比2008年4月11日,編號2932
展覽
《求知雅集珍藏.中國古陶瓷展》,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1981年,編號70
Condition
整體品相良好,僅肩上隱約有一道橫向片紋(約7公分)。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向其他專業修復人員索取諮詢,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款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專業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準買家應參考有關該拍賣的重要通知(見圖錄)。
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成化應龍浪濤翔 此罐小巧可人,所繪應龍威猛有力,卻不失雍雅,觀而察其韻,觸可感其盈,蘊涵成化景德鎮御窰尚風。水波應龍之紋,永樂一朝始見,細節變化多樣,如此罐上所飾應龍,既有魚鰭,也長翅膀,乘浪而翔,甚罕。半魚半龍,乃魚正化身成龍之貌,是為「魚龍」,象徵魚躍龍門、及第登科。宣德大缸,有飾相類應龍者,形態、細節有異,卻不減矯健威猛,其中一例屬大維德爵士舊藏,圖見《東洋陶磁大觀》,東京、紐約及三藩市,1980-82年,卷6,編號95,或參考香港蘇富比售出之例,1997年11月5日,編號1403。其他應龍多缺魚鰭,前足三爪,龍尾或延展蜷曲,雅緻若卷草,正如1989年5月16日在香港蘇富比拍出之永樂罐,編號112,後刊於《香港蘇富比三十年》,香港,2003年,編號211。琵金頓舊藏宣德高足盃上應龍,前足四爪,也可資對比,2016年4月6日售於香港蘇富比,編號24。
此類青花海水應龍器,如欲追源溯流,須參見天民樓舊藏孤品,斷代永樂至宣德初期,收錄在《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35,2019年4月3日在香港蘇富比易主,編號4(圖一)。此成化罐上應龍紋樣與永宣雛例相去不遠,然筆觸較顯粗獷,細節輕柔不再,但青料發色深濃泛紫,別有一番韻味。
成化年間帶款青花應龍紋罐本已甚稀,此品更屬其中罕類,據錄僅有另一例子可相比較,該器原為 Walter Sedgwick 夫人珍蓄,1968年7月2日經倫敦蘇富比拍出,編號128,後收入約翰.戴維森.洛克斐勒三世伉儷收藏,存紐約亞洲協會,圖見 Denise Patry Leidy,《Treasures of Asian Art: The Asia Society’s Mr. and Mrs. John D. Rockefeller 3rd Collection》,紐約,1994年,圖版189(圖二)。
兩岸故宮博物院均未見有相類青花應龍紋罐,然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一成化草花紋小罐,器形稍異,收錄在《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台北,2016年,編號53。據朱湯生的統計,還有數例成化青花小罐可作參考,但悉以花卉為飾,見其著作《The Emperor's broken China: Reconstructing Chenghua porcelain》,蘇富比,倫敦,1995年,頁118及125(編號B2-B5)。
成窰之品,多尚小巧,乍看謙遜,把玩掌中,觀之撫之,柔滑如絲,自能體會箇中真髓。當時朝廷對御窰廠監控嚴謹、要求縝密。是以成化瓷質較前朝大大提升,實在不出為奇。成瓷繪飾,少了數分先朝慣見之工整拘謹,卻添了數分前所未見之率真隨性。成窰以其細滑瓷胎流芳,此罐也不例外。成化御窰對胎釉慎選嚴控,論精細明淨,誠景德鎮歷朝官窰之冠。對比宣窰,成化瓷胎含較高氧化鋁但較低氧化鐵,故火度更高,是以胎質白晳緻密,瓷釉又含較低氧化鐵及氧化鈣,是以細膩均淨,瑩亮滲和光。
此類青花海水應龍器,如欲追源溯流,須參見天民樓舊藏孤品,斷代永樂至宣德初期,收錄在《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35,2019年4月3日在香港蘇富比易主,編號4(圖一)。此成化罐上應龍紋樣與永宣雛例相去不遠,然筆觸較顯粗獷,細節輕柔不再,但青料發色深濃泛紫,別有一番韻味。
成化年間帶款青花應龍紋罐本已甚稀,此品更屬其中罕類,據錄僅有另一例子可相比較,該器原為 Walter Sedgwick 夫人珍蓄,1968年7月2日經倫敦蘇富比拍出,編號128,後收入約翰.戴維森.洛克斐勒三世伉儷收藏,存紐約亞洲協會,圖見 Denise Patry Leidy,《Treasures of Asian Art: The Asia Society’s Mr. and Mrs. John D. Rockefeller 3rd Collection》,紐約,1994年,圖版189(圖二)。
兩岸故宮博物院均未見有相類青花應龍紋罐,然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一成化草花紋小罐,器形稍異,收錄在《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台北,2016年,編號53。據朱湯生的統計,還有數例成化青花小罐可作參考,但悉以花卉為飾,見其著作《The Emperor's broken China: Reconstructing Chenghua porcelain》,蘇富比,倫敦,1995年,頁118及125(編號B2-B5)。
成窰之品,多尚小巧,乍看謙遜,把玩掌中,觀之撫之,柔滑如絲,自能體會箇中真髓。當時朝廷對御窰廠監控嚴謹、要求縝密。是以成化瓷質較前朝大大提升,實在不出為奇。成瓷繪飾,少了數分先朝慣見之工整拘謹,卻添了數分前所未見之率真隨性。成窰以其細滑瓷胎流芳,此罐也不例外。成化御窰對胎釉慎選嚴控,論精細明淨,誠景德鎮歷朝官窰之冠。對比宣窰,成化瓷胎含較高氧化鋁但較低氧化鐵,故火度更高,是以胎質白晳緻密,瓷釉又含較低氧化鐵及氧化鈣,是以細膩均淨,瑩亮滲和光。